第1964章 甲班(2 / 2)

数、相对丙班实际应用课程,多了许多古代名家的球权理论,甚至还有天文、历法、星象方面的数算课程。

还有更重要的黄州书院内书阁对谢玉的完全开放,相对于丙班乙班学子,需要授讲的条子才能借阅,甲班身份,可以在白天正班课余任意时间,进入内书阁看书。

对了,甲班是没有月考,只有岁考的,让谢玉既可惜又庆幸,可惜的没有白色命格赚了,庆幸的时成绩只要有了排名,又可能要得罪一批心理素质不好的人了。

加上,有五德修身功一时被禁一时被限、一时说朝廷不可能违背民意可能有解中,谢玉在甲班的生活还算适应。

起码一直看人眼色,之前觉得自己可能被谢玉骗,随大流的王国宝都能和谢玉说两句话了。

时间到了七月,正暑热时,消失许久的黄州书院院长终于出现了,他的出现既不是解谢玉束修金不返,还有谢玉在甲班生活不利之事。

或这是在他看来都是贪得小利,不求上进,很小的小事。

而是谢玉想进襄阳书院书阁看书的事,虽不合黄州书院利益,但在院长看来这是读书上进,反是大事。

今夏已至,无论学堂还是官府都进入暑沐时间,所谓暑沐,不是后来那样放一个大暑假,古代暑沐,是考虑天气炎热,怕中了暑气,只上午工作学子半日,下午在家休息避暑。

当然了,这也只针对不是体力劳动者来说的,普通百姓为了生计,再热该干活也要干活。

如领取高温补贴,都是坐办公室者异曲同工之妙。

当然,谢玉也不能说自己是好人来着,他之行为,也算私利之徒。

有院长牵线,很快谢玉自然不介意身份,很快又重新化身勤工俭学的小厮,不顾暑热、下午炎热十分中,代人在襄阳书院外书阁值守。

因暑热襄阳书院书阁下午甚少,谢玉又去老鼠进米缸一般,继续化身扫书达人。

虽总觉得黄州书院可以和襄阳书院比较,真比过就知道省级名校和县普通高中的区别了。

抡数量上好像差不多,但质量上明显是高一个档次,可说是黄州内书阁的扩大版,更别说谢玉所在的位置是襄阳乙号外书阁,这样的外书阁还有两个!

最让谢玉开心的是,才来没几日,七月七到了,这七月七对民间来说是七夕乞巧节!

但对读书人来说,是儒家家的晒书日,到这里这个日子,需要把有些发霉书籍晾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