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集:《妥善解决,树立海外声誉》(2 / 2)

演播室的灯光突然暗了两度。当陈远播放出阿尔法公司员工与海关官员的通话录音(已通过当地律师合法取证)时,后排传来倒吸冷气的声音。录音里,哈立德的副手清晰地说:"按欧盟标准测,中国人肯定拿不出合格报告......"

第四章 绝地反击

舆论风向在48小时内逆转。埃及竞争管理局宣布正式调查阿尔法公司,环保部派出独立团队重新检验货物。陈远在工业园区召开新闻发布会,当着三十多家媒体的面,拆开新到的光伏组件,邀请记者们亲眼见证第三方检测过程。

"我们来埃及,是为了建设撒哈拉沙漠边缘的太阳能电站,为一千万家庭提供清洁能源。"他的声音通过话筒传向远方,"但有人害怕竞争,想用阴招赶我们走。"他指向远处正在安装的样板电站,"那些抹黑中国产品的人,敢不敢站出来,和我们比一比谁的项目更环保、更高效?"

掌声中,哈立德的身影出现在人群边缘。他的领带歪得不成样子,眼神里再无往日的傲慢:"陈先生,我们能否私下谈谈......"

"公开谈。"陈远直视着他的眼睛,"首先,阿尔法公司必须在全国性媒体公开道歉;其次,赔偿我们延误交付的全部损失;最后......"他顿了顿,"我要哈立德先生亲自为我们的电站剪彩,见证中国技术如何改变这片土地。"

第五章 破局而立

两周后,苏伊士运河畔的太阳能电站奠基仪式上,哈立德的手握着金色剪刀,微微发抖。当红色绸带断开的瞬间,三百台无人机在天空拼出中埃两国国旗,地面的光伏板折射着耀眼的光芒。

"陈先生,您为什么愿意给阿尔法公司改正的机会?"路透社记者的话筒递过来。

"因为真正的商业竞争,不该是零和博弈。"陈远望着远处正在铺设电缆的埃及工人,"我们带来技术和资金,他们提供市场和人力,只有共赢才能长久。"他转身指向电站中央的纪念碑,上面用中阿双语刻着:"以诚信为基,筑能源未来"。

三个月后,埃及总统在国情咨文中特别提到:"中国新能源企业的专业与担当,为中埃合作树立了典范。"陈远的办公桌上,摆着新签署的五个省级电站协议,而哈立德的名片背面,多了行手写的阿拉伯文:"真正的商人,应如尼罗河般包容。"

当夕阳染红开罗塔尖时,陈远收到总部发来的邮件:"董事会决定,由你牵头成立中东新能源联盟。"他望向窗外,新建的光伏园区像一片蓝色海洋,正随着暮色渐渐亮起巡检灯。手机震动,是小周发来的当地新闻:#中国陈#成为埃及商业杂志年度封面人物,标题是《用法律当剑,以诚信为盾》。

他笑了笑,打开笔记本,在"海外合规手册"里新增一条:"永远记住,在别人的主场博弈,规则是武器,而人心,才是终极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