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集:供应链暗战(2 / 2)

回到办公室,林墨把情况一说,陈阳气得直转圈:“跟他们拼了!大不了我们自己贴钱订房,不能让学生来了没地方住。”

“贴钱?”林墨揉着眉心,“三成差价,两百人住十五天,光住宿费就要多掏二十多万。我们刚付了景区的场地费,账上根本没这么多流动资金。”

陈阳愣住了:“那怎么办?总不能把夏令营黄了吧?违约赔偿我们更扛不住。”

林墨没说话,打开电脑翻看着青岚镇的地图。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村落标记突然让他眼睛一亮——山坳里那些老村落,不是正好空着很多老房子吗?

“你看这个。”他指着地图上的“王家峪”,“去年镇政府不是说要搞乡村振兴,鼓励盘活闲置农房?”

陈阳凑过来看:“你想自己搞住宿?可还有一个月夏令营就开始了,来得及吗?”

“来不及也得试。”林墨的眼神亮起来,“我们去跟镇政府谈,租下那些老房子改民宿。就算赶不及全部完工,先弄出二十间应急,再跟酒店订一部分房,差价能少一半。而且……”他顿了顿,“这说不定是个机会,我们总不能一直被酒店掐着脖子。”

第二天一早,林墨带着方案走进了青岚镇政府。负责乡村振兴的李副镇长听完他的想法,眼睛都亮了:“小林总,你这想法跟我们不谋而合啊!王家峪那片老房子空了快十年,我们正愁没人牵头盘活呢。”

李副镇长拉着他去见镇党委书记。张书记是个四十多岁的实干派,听完林墨的计划,当场拍板:“镇里支持你!闲置农房的租金给你算半价,水电改造我们协调施工队,只要能带动村里就业,政策上能给的都给!”

原来,镇政府早就想发展乡村旅游,只是缺个有经验的团队。青岚研学的到来,正好补上了这块短板。双方当天就敲定了“乡村振兴合作协议”:镇政府提供王家峪五十间闲置农房的十年使用权,负责基础设施改造;青岚研学负责内部装修和运营,优先雇佣本村村民,利润的百分之十用于村里的公益事业。

签完字的那一刻,林墨的手还有点抖。他抬头看向窗外,青岚山的雾气已经散去,阳光洒在错落的梯田上,像是铺了层碎金。

接下来的一个月,王家峪变成了热闹的工地。林墨和陈阳带着施工队日夜赶工,村民们也主动来帮忙——搬砖的、和泥的、给工人送茶水的,沉寂多年的村庄突然活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