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过冬的棉花(2 / 2)

六尺能做一件成年人的上衣。

算算看。

全家人一年只能获得九尺布,够干的屁的。

“唉。”

张铁山叹了口气,摇头道:“这年头是特么的撑得撑死,饿得饿死,听说县城黑市到了一边边疆棉,知道多少钱一斤吗?”

“黑市有棉花?!”

王川大惊道。

“别一惊一乍,知道你也没不起。”

“妈的,一块钱一斤,这帮黑了心肠的犊子,咋不全都瘟死呢。”

布匹短缺倒是其次,关键是棉花。

有钱你都买不到。

也不知黑市那帮人到底是咋办到的,竟然弄了好几百斤的棉花。

价格从七毛钱,几天就升到了一块钱。

再过几年恐怕还会涨价。

毕竟。

张家屯这嘎达的温度冷得吓死人。

平常的时候,维持在零下35度。

遇到极端天气直接40度往下。

撒泡尿,瞬间就能结成冰棍。

“别想了,啥人啥命,一块钱一斤的棉花,这特么不是咱们老农民能买得起的。”

王川默不作声地咬了咬嘴唇。

去年,东北各地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冷冬。

距离张家屯几百公里外的一座边境城市,最低温度到达了惊人的零下52°。

张家屯这边也没好到哪去。

最低气温48°。

屯子里单是冻死的人就有十几口。

冻伤的大人小孩不计其数。

“阿川,鱼都卖出去了,猎人证的事情也有眉目了,你咋还不高兴了?”

傍晚,马车将王川送回了家。

简单讲了今天去供销社的所见所闻,王川脸色凝重地坐在炕上走神。

徐秀云担心王川有心事。

打发闺女出去玩,别吵到她爹。

“媳妇,你帮我想想,咋样才能让几百斤棉花名正言顺地到咱家呢?”

“啥!几百斤棉花?阿川,你没发烧吧?”

徐秀云吓了一下,下意识地想要去摸王川的额头。

从68年开始,商店和供销社就看不到棉花的身影了。

要是真有地方卖棉花,门槛都能被人踩烂。

“我没发烧,我和你说正经的呢。”

王川哭笑不得地解释棉花不在商店,而是在黑市。

一块钱一斤,价格贵得离谱。

“天爷啊,黑市那些人咋这能耐的,现如今全国都是缺棉花,他们是怎么将这么多棉花运来的啊?”

徐秀云感觉匪夷所思。

念过扫盲班的徐秀云,多少知道一些地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