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 走谁家的账很重要(1 / 2)

“二嫂,这都是以前,我成为工农兵大学生,问题就都解决了。”

张抗美滔滔不绝地说道:“成为工农兵大学生,毕业不但能获得干部身份,还能回到咱们参加工作,就近入学,送回原籍工作。”

工农兵学员毕竟不是真正的大学生。

一般都是就近安排学校。

市里正好有两所高等学校,张抗美除了花大钱走关系,才有可能分到省城学校就读。

既不用两地分居,又能获得城市户口。

简直太完美了。

“阿川,你咋就能保证,过完年一定可以给抗美弄到一个名额呢?”

徐秀云将王川叫到外屋。

不忍心打击兴高采烈的张抗美。

时至今日,改命换运的方式无非三种。

第一,自然是招工进厂当工人。

就好像是王川的大哥王山。

成了工人,端上铁碗饭。

第二种是入伍当兵,最后一种是经由群众推荐,成为工农兵学员。

最后一种方式最好,也是最难的办法。

都知道成为工农兵大学生,毕业能端上铁饭碗。

不用像工人那样,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

分配到了衙门口上班,即使不坐办公室,也不用下一线劳动。

选拔条件不复杂。

根正苗红,自己和家人没有犯过任何错。

至于文化水平,能读书看报就可以了。

条件简单,代表绝大多数乡亲都有机会争一争。

王川不以为意地说道:“我有办法让这个名额戴着帽子下来。”

“其他人想抢也抢不着。”

“戴着帽子下来?”

徐秀云不确定地说道:“让县里一对一地把名额送到抗美?”

“就是这个意思。”

王川接过徐秀云手里的孩子,催促媳妇换件漂亮的衣服。

一家四口去国营饭店吃大餐,顺便给张抗美出出主意,说服女方再等几个月。

最开始知道张抗美除了一个有城镇户口的对象。

王川便开始寻摸这件事。

大学生推荐名额异常金贵,数量比入伍名额还要少。

具体找谁办这件事情,才是最费时间的问题。

李建民的出现,让王川看到了希望。

拿下李建民,等于拿下半个工农兵大学生名额。

多在农业发展和粮食问题上做做文章。

难道李建民还会舍不得一个名额?

下午一点,王川一家四口跟着张抗美离开张家屯,有说有笑去公社的国营饭店吃大餐。

傍晚,几个人前脚回到屯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