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山中捡宝,鬼子留下的金子(1 / 2)

毕竟。

黄金又不是动物。

有腿,可以随便溜达。

大山外围,不但王川几个人常来常往。

屯子里面的乡亲也会经常踏足,秋天捡山货,冬天捡柴火。

到了冬季,几乎每天都能看到进山捡柴火的乡亲。

冬季需要烧火墙,火炕,柴火用量大于其他季节。

与此同时。

当地还有一个习俗。

正月进山捡柴火,等于是捡财。

捡的柴火越多,寓意今年的财运越大。

早没有看到晚没有看到,偏让张老七捡了金条。

而且一捡就是三根。

梅花岭外围放眼望去,漫山遍野都是人。

王川做梦都想不到,乡亲们有这么强的执行力和动员力。

这才过了多久?

半个屯子都出动了。

不喊苦,不叫累,一门心思寻找财宝。

不少人甚至把家里的孩子带来。

小孩运气好,手气壮。

去树洞,石头缝隙后面寻找可能存在的金子。

嘴里不断地念叨着捡财。

战争年代,鬼子依托梅花岭山脉,修建了大量防御毛子的工事堡垒群。

对当地老百姓来说,此地属于禁区中的禁区。

一旦靠近,就会遭到鬼子的射杀。

要说这里是否真的有鬼子遗留的黄金。

恐怕张百顺,李道长这类上了岁数的老人都说不清楚。

很快,张百顺带着大队干部来到现场。

“小川,这是咋回事啊?”

张铁山冲着王川问道。

王川苦笑道:“张大叔,我劝你们千万别拦着,眼下关于鬼子的黄金,现在已经传出好几个版本。”

“有人说鬼子除了在梅花岭修建军事要塞,还修了一个老大的藏宝库,将黄金,大洋,珠宝首饰,反正是各种值钱的玩意全都藏在里边,防止被毛子抢走。”

“还有人说是鬼子老娘们家的日子过不下去,偷偷跑来挖金子卖钱。”

“反正,都说是留下的女人和孩子挖出了鬼子金子,做贼心虚掉了一部分。”

张铁山听完一个头两个大。

有一说一。

这些谣言未必真的是谣言。

1942年开始,鬼子集中大量人力物资,开始在梅花岭附近修建军事堡垒。

没人知道,他们到底在这藏了多少堡垒和要塞。

更没人清楚。

藏匿的是武器装备,还是抢来的民脂民膏。

至于王川口中的鬼子老娘们。

则是当年鬼子撤退,留下的老弱妇孺。

有小孩,更有女人。

一部分鬼子女人为了活下去,选择嫁给当地人当媳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