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吉隆县:喜马拉雅,宁静与光(2 / 2)

我问他累不累,他笑了:“站在这里,风就替我说话。”

我沉默了良久。他的背影在风中如一尊雕像,在这一刻,我忽然理解了边界真正的意义——不是封闭,不是防御,而是一种无声的守望,是民族精神在海拔五千米处的挺立。

我暗下决心:我要为他们写一段旋律,在《地球交响曲》中,为那些寂静中守护国土的人留下一段温热音符。

下午,我在镇上散步时,看见几个孩子在空地上踢一个自制的皮球。他们衣着朴素,笑容却像高原的阳光般耀眼。看到我这个陌生人,他们先是好奇地围上来,然后拉着我一同游戏。

一个小女孩问我:“叔叔,你见过大海吗?”

这是我第二次在藏地被问到同样的问题。我点头:“我来自靠海的地方,那里水很多,天也大。”

她认真地看着我:“那你觉得,海和山谁更高?”

我愣了下,然后答:“海把世界连成一片,山让人靠近天,我觉得它们一样重要。”

她咯咯笑了:“我觉得也是。”

那笑声,在空旷的高原上回响不止。我忽然意识到,我所走的这些地方,看似荒凉、贫瘠,但其实每一处都有一颗鲜活的心跳。而这些孩子,就是最纯粹的生命力。

我心头顿生暖意:他们的世界,虽然小,却干净;虽然远,却辽阔。他们不需要网络与灯红酒绿,只需要一片空地,就能撑起童年的全部光芒。

黄昏时分,我再次登上山坡,看着整个吉隆镇隐没在山谷之中,暮霭四合,经幡在风中猎猎作响。我把一块刻着“地球交响曲”小标志的石头,轻轻放入山顶的玛尼堆中,这是我自己的仪式,献给这片边地的安宁。

风吹过我额头,我闭上眼睛,心中浮现萨嘎的清泉、朝圣者的背影、边防战士的沉默、孩子的天真,以及这片藏地裂谷的宁静光辉。

我终于明白,《地球交响曲》并非只是对风景的歌咏,它更是在每一座山谷、每一个灵魂里,拾取那些人类最温柔的光。

在笔记本上,我写下今天的旅程:

“吉隆,是高原深处的一条缝,是藏地与世界之间的一扇窗。它无声,却充满回答;它静默,却沉淀力量。站在吉隆的边界,我听见《地球交响曲》中一段绵长悠远的琴音——像风,像雪,也像时光的咏叹。”

是时候出发了。

下一站,是昂仁县。我将继续沿着冈底斯山脉东行,走进那片被藏族称为“神山背脊”的厚重土地。而我,也将带着吉隆的静谧,继续在风雪与阳光间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