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卡纳塔克邦:高原石韵,现代交响(2 / 2)

我答:“为了听地球的声音。”

他说:“那你试试凌晨四点再走一遍这座城。”

我听从了他的建议。

次日凌晨四点,我披衣出门。街道还未醒,只有偶尔传来狗的低吠。风穿过榕树间,轻拍玻璃楼体,带着一点露水的清凉。我站在立交桥下,闭上眼——听见了不属于白日的节奏。

那一刻我明白:不是每一段旅途都需要目的地。有些地方,是用来让你暂停心跳,重新校准灵魂频率的。

在此之前,我习惯记录这世界的“声”,但在班加罗尔的凌晨,我第一次开始试着记录它的“静”。

从班加罗尔出发,我沿着山路南行,来到迈索尔。

这是一座仿佛浸泡在琥珀里的城市。它有岁月的光泽,却没有腐朽的气味。街道宽阔,榕树如盖,行人慢语,空气中甚至弥漫着檀香与牛奶煮粥的甜气。

我步入迈索尔宫。

那是一座不属于现实的建筑。它金顶熠熠,门廊回旋,拱门一层套一层,仿佛进入梦境。我随着讲解员轻声行走,大殿静默如时空禁区。走在上百年的地砖上,我不敢太快,生怕惊扰了沉睡的王朝。

我在一幅描绘王子狩猎的壁画前停下,画中人眉眼俊朗,神情锐利又温柔。我盯着那双眼睛,仿佛穿越了百年的灰尘,他也正盯着我——两个时代的过客,在壁画前相遇。

夜幕降临,整座宫殿点亮五万盏灯。金光映照穹顶,辉映天宇,恍如星河坠地。我站在宫门前,仰头凝望,仿佛听见《地球交响曲》中,那最庄重的一段主旋律在此处奏响。

那一刻,我忽然想起童年时对“王宫”的想象。而此刻,我站在真实之中,却依旧不舍得眨眼。

我明白了,那些童年幻想,其实并没有离我远去。它们只是静静等在某个节点,等我踏进它真实的轮廓。

我绕行至西北,来到达尔瓦德——这是一处地图上不甚显眼的小镇,却藏着浓烈的民俗灵魂。

我走进一所百年音乐学校。土黄色的外墙,斑驳的墙角爬满藤蔓。鼓点从屋中传出,密集如雨,却节奏分明。我推门而入,一群十多岁的孩子正在排练卡纳提克鼓舞,他们的眼神专注,动作利落,每一下落鼓都仿佛带着土地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