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列城:高原之上,风铃协奏(1 / 2)

当我乘着一辆咯吱作响的卡车,沿着山体缓缓爬升,一条蜿蜒的高原公路如一条藏在山脊的脉络,正引我深入拉达克的腹地。

阳光在山头洒下斜光,照亮那片嶙峋的岩石与低伏的灌木,整个世界安静得像被封存于一张古老的地图之中。

当列城的轮廓终于出现在远方,我的心猛然震了一下——那不是城市的模样,更像是一种意念在高原上具象而生。它白得像冰雪,却热烈如信仰,孤独却坚定,像一朵不屈于季风的莲。

我在《地球交响曲》写下:“第456章,列城。”那一刻,我仿佛听到风在身边低吟,而时间也为这座城市停顿了片刻。

我踏入列城的清晨,天边尚有残月。古老城门立在晨雾中,白塔静默伫立,塔下坐着三位老僧,手中转经筒缓慢旋转。旁边的摊贩正在煮茶,炊烟混着香料的味道弥漫开来。

一位老者与我攀谈起来,他说:“列城醒得慢,但梦很深。”

我随他走过一段曲折石路,来到列王宫遗址。那是座爬满青苔的山城遗迹,破碎的墙体如老者的掌纹,记录着千百年风霜。站在王宫高台,我看到整座列城依山而建,仿佛乐谱上跳跃的音符。河水如一条银丝缓缓流淌,雪山则是永不谢幕的背景幕布。

风很大,像是谁在身后低声念经。我突然想哭,却又莫名地笑了——人在高原,总容易与天地的距离被悄然抹去。

我写下:“列城,是高原给时间立的碑。”

正午,我步入香巴拉市场。此地人声鼎沸,却没有半点喧哗的俗气。每一处热闹都似乎带着礼仪与节制。女人们头顶竹篓,里面是牦牛奶、黄油与晒干的青稞饼。孩童则在巷口追逐,一串串铜铃在他们腰间跳跃作响。

我走进一间深巷中的唐卡店,墙上密密麻麻挂着色彩饱满的画轴,描绘着轮回六道、地藏菩萨与莲花台上的燃灯佛。

“每一笔,都要先洗心再落墨。”店主格桑说,他的眼神沉静,仿佛不是在讲技艺,而是道一场修行。

他递给我一杯咸奶茶,那味道陌生却安稳。我们坐在门口看天,阳光透过屋檐洒在地上,一只猫悄然伏卧,仿佛世界也在这一刻静了下来。

我默念:“列城不是让你找到答案的地方,而是让你安于不解的地方。”

格桑指着店铺尽头一幅尚未完成的唐卡,说那是他为亡妻画的最后一幅。他的声音很轻,但那幅画仿佛凝结了他所有情感。他说:“她是我见过最安静的莲。”那一刻,我对这座城市又多了一份敬意——它不仅收藏山河,也收藏人心。

他又说:“她是从这条街尽头的小巷里走出来的,我第一次遇见她,她拎着水桶从井边走来,光影打在她的脸上,我以为见到了佛母。”他闭上眼,那些画笔下的细节仿佛都源于一个男人对爱人的记忆,一笔一笔,把爱刻进了信仰。

我循着山道,登上舍拉寺。

那是一段藏在岩壁之间的旅程,石阶陡峭,风如刀割。我边走边喘,仿佛每一步都是与命运的搏斗。

当我终于抵达寺门,夕阳已将寺墙染成金红。一串串风铃随风而舞,那声音清透得像是童年的回忆。

我坐在石阶上,闭上眼睛。耳中传来低缓的诵经声——那声音像一条看不见的河,从耳边流过,又悄然注入心湖。

一位年轻僧人坐在我身边,给我一本发黄的经书。他说:“风会替你诵读,只要你愿意听。”

我翻开书页,纸张发出细微的声响。我仿佛能感受到过去无数修行者的手温、气息、祈愿,皆封存在这一页一页之间。

那一夜,我没有离开。我就躺在庙后的石板上,听风、听铃、听山脚下犬吠远远传来,忽近忽远,如梦中呓语。午夜,我梦见自己站在雪山之巅,一只鹰从我肩头飞起,它的翅膀扑扇间,卷起经幡与祷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