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集:雨夜的敲门声(2 / 2)

“我们已经歇业了。”小三子隔着门板喊,声音发飘,“您有东西明天再来吧。”

门外的人没走,雨声里混着她轻微的咳嗽:“苏掌柜,您就看一眼。这东西,您祖父见过的。”

苏明远心里猛地一跳。祖父去世那年他才七岁,除了家里人,极少有人知道他和祖父的渊源。他朝小三子使了个眼色,示意他把门闩松开半寸。

门缝里漏进片昏黄的光,照亮了门外人的半张脸。是个中年妇人,穿着件洗得发白的蓝布褂子,头发被雨水打湿,贴在额角。她怀里紧紧抱着个油布包,包得方方正正,看着倒不像什么贵重物件。

“您说我祖父见过?”苏明远站在小三子身后,目光落在妇人的手上。那双手很粗糙,指节上有层厚茧,倒像是常年做力气活的。

妇人抬起头,苏明远这才看清她的眼睛。不算大,却很亮,像浸在水里的黑曜石。“民国八年,您祖父在漳州府帮过一个姓沈的船家。当时沈家的船沉了,是苏掌柜垫了银子让他们重新造船。”她顿了顿,声音压得更低,“我是沈家的女儿,沈青禾。”

苏明远的指尖在柜台边缘顿住了。民国八年的事,他在祖父的杂记里见过。那年祖父确实在漳州遇过船难,被一个姓沈的船家救过,后来船家的货船触礁,祖父帮着赔了货款。只是杂记里没提船家有女儿。

“我凭什么信你?”他问。

沈青禾没说话,只是把怀里的油布包往前递了递。小三子犹豫着接过,刚碰到包角,就觉得沉甸甸的。苏明远接过包,转身走到灯下,解开了油布。

里面是个黑檀木盒子,盒盖上刻着朵半开的莲花。他把盒子打开,一股淡淡的霉味混着樟香飘出来——里面装着的,竟是半本泛黄的账册。

账册封皮上写着“漳州船运”四个字,笔迹苍劲,正是祖父的字。苏明远翻开第一页,上面记着民国八年三月的收支,最后一行写着:“沈友昌借银三百两,以船契为质,来年三月归还。”

沈友昌,正是那个船家的名字。

“这账册……”苏明远抬头看向沈青禾,她的肩膀还在微微发抖,不知是冷的还是怕的。

“我爹去年没了。”沈青禾的声音有些发颤,“他临终前说,要是沈家撑不下去,就带着这半本账册来找苏掌柜。他说苏家人重情义,不会见死不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