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集:当铺里的新当物(1 / 2)

《钟摆里的盼头》

光绪二十三年的初秋,一场夹着桂花味的雨刚过,苏家当铺的青石板路还泛着湿光。小伙计柱子抱着个红绸包裹的物件,脚步轻快地跨进门,铜环碰撞门楣的脆响惊飞了檐下的几只麻雀。

“掌柜的,您瞧我带啥回来了!”柱子掀开红绸的瞬间,满堂的老伙计都直了眼。那是座西洋自鸣钟,镀金外壳在晨光里亮得扎眼,钟面上的罗马数字歪歪扭扭地绕成圈,最顶上还立着个戴三角帽的小铜人,仿佛随时会跳下来报时。

苏敬之正用软布擦拭柜台角落的铜镇纸,闻言抬头瞥了眼,手里的动作没停。他指间的镇纸是前朝的旧物,边角被磨得温润,上面刻的“诚信”二字早已模糊。

“张记洋行的王老板送来当的,”柱子用袖口蹭了蹭钟面,“说这钟走时比日晷还准,到点就敲,叮咚叮咚的跟唱曲儿似的。”

二掌柜老李凑过来,伸手想摸又缩了回去,喉结动了动:“这金壳子,得值多少两?”

“王老板说暂当五十两,下月就赎。”柱子把钟摆在柜台上放稳,钟摆一晃,发出细微的齿轮转动声,“您听这声儿,多脆生。”

伙计们围着自鸣钟啧啧称奇,有人说这钟上的小人儿会不会动,有人猜里面是不是藏着发条。苏敬之终于放下镇纸,走到柜台前。他没看那锃亮的镀金外壳,反倒弯腰盯着钟摆。

黄铜钟摆左右摇晃,幅度不大,却带着股执拗的劲儿,一下,又一下,撞得人心里发沉。

“当年有个穷书生,”苏敬之的声音忽然漫过来,像雨打在青瓦上,“也当过件宝贝。”

伙计们都静了,连柱子也收了笑。他们知道,掌柜的要讲老故事了。

那是十年前的事了。也是这样的初秋,只是那年的桂花落得早,空气里总飘着股子萧瑟。穷书生周明轩站在当铺门口,长衫洗得发白,袖口磨出了毛边,怀里却揣着个红布包,捂得严严实实。

他在门口徘徊了三趟,最后还是被风推了进来。那时候苏敬之刚接手当铺不久,他爹,也就是老掌柜,还坐在里间的太师椅上,咳嗽声隔着门帘都能听见。

“要当东西?”苏敬之当时正低头核账,笔尖在纸上划过,留下淡淡的墨痕。

周明轩把怀里的红布包往柜台上一放,布包不大,却沉甸甸的。他没说话,只是解开系着的红绳,露出里面的玉佩——一块羊脂白玉,雕着只展翅的凤凰,玉质温润,在昏暗的光线下透着淡淡的柔光。

老掌柜的咳嗽声停了,门帘被掀开一角,露出半张布满皱纹的脸:“祖传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