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集:茶山里的新茶篓(1 / 2)

半寸深的体面谷雨刚过,云雾山的晨露还凝在茶芽尖上,李老栓已经蹲在自家茶园里了。他的手指关节大,常年被茶汁染成深褐色,此刻却像拈着什么珍宝似的,轻轻掐下带着绒毛的嫩芽。身后竹篓里的新茶渐渐堆起,竹篾的清香混着茶叶的嫩气,在湿润的空气里漫开。

"栓叔,歇会儿?"

山脚下传来吆喝,李老栓直起腰,看见同村的二柱子背着个新茶篓往上走。那篓子是镇上竹器铺新出的样式,细竹篾编得密不透风,透着亮闪闪的新色,看着就比自家那个用了三年的旧篓子轻不少。

"这新家伙得劲不?"李老栓问。

二柱子把茶篓卸下来往石头上一放,发出清脆的响声:"轻快!装得还多,比咱原来的篓子能多装两斤。苏家的人说了,今年收茶都用这新篓,统一规格,省得称的时候再起争执。"

李老栓"哦"了一声,目光落在自己脚边的旧篓子上。那篓子的竹篾早就磨得发亮,边缘处缠着几圈粗线,是去年采茶时被树枝勾破后补的。他摸了摸篓底,那里比寻常茶篓深出来的半寸,是用额外的竹片加固过的,摸上去硌手。

这半寸,是苏家的记号。

云雾山的茶农都知道,苏家收茶有两样特别。一是价格总比别家高半成,二是收茶用的篓子,比市面上的深半寸。就这半寸,每年能让茶农多收小半斤茶钱。

"还是老篓子好。"李老栓嘟囔了一句,重新蹲下身,指尖触到茶芽的瞬间,忽然想起二十年前的事。

那年他刚接过父亲的茶园,头一遭自己去交茶。也是这样的谷雨时节,他背着满满一篓新茶,走了三十里山路到苏家茶庄。收茶的伙计用杆秤称完,又把茶倒进旁边的空篓里,说要看看干湿。

李老栓的心一下子提到嗓子眼。头年冬天遭了冻灾,春茶长得稀,他为了多凑点分量,夜里偷偷往茶里喷了点水。那点水不多,寻常茶商根本看不出来,可他看见苏家那伙计把茶倒出来时,手抖得厉害。

"这茶......"伙计皱起眉,指尖捻起几片叶子搓了搓。

李老栓的脸瞬间烧起来,嘴唇哆嗦着说不出话。他看见周围交茶的乡亲都看过来,有人已经开始窃笑。那时候他儿子刚满月,家里等着这笔钱买米,要是茶被退回去,真不知道该怎么过。

"王小子,咋回事?"

一个洪亮的声音从茶庄里传来,李老栓抬头,看见个穿着青布长衫的老者走出来。那是苏家当时的掌柜,苏老爷子。他头发已经花白,背却挺得笔直,手里拄着根竹拐杖,杖头包着层厚厚的铜皮。

"苏掌柜,这茶有点潮。"伙计把茶捧到苏老爷子面前。

苏老爷子没看茶,先看了看李老栓。李老栓的脸涨得通红,头埋得快碰到胸口,听见自己的心跳声像打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