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0章 开发太空的计划(1 / 2)
太空电梯顶端的 “星辰港”,是一座按照末世中型军民两用标准建造的巨型空港。
从外部观察,星辰港呈环形,直径达 5 公里,外环分布着 400 个停泊位,每个泊位都能容纳长 300 米、宽 150 米的大型飞船。内环则是货物装卸区与能源补给站,无数机械臂如同钢铁触手,在真空中灵活地搬运集装箱。空港中央是人员居住区与控制中心,透过透明的穹顶,能清晰地看到地球的蓝色弧线与漫天星辰。
“这里的每一块合金板,都能抵御小行星撞击。” 负责空港运营的主管再向前来考察的新欧盟企业家介绍着,“我们划分了三个区域:A 区用于军用与特殊物资运输,B 区是民用货运枢纽,C 区则开放了三分之一面积作为商业租赁区 —— 包括商铺、科研实验室甚至太空酒店。”
在试运行当天,C 区已经有部分区域亮起了灯光。新欧盟的 “星尘实验室” 租用了 1000 平方米的空间,用于零重力材料研究;新苏联的 “能源联合体” 则承包了一个小型码头,计划开展氦 - 3 提纯试验。透明的商业街上,全息广告牌循环播放着租赁信息,只是此刻行人寥寥 —— 能负担起太空商业成本的势力,目前还屈指可数。
-------------------------------
星辰港的招商论坛在虚拟宇宙中同步开启,日月科技的信息更新在了虚拟实景宇宙的招商论坛世界中:“即日起,星辰港商业区域接受租赁,结算货币为虚拟宇宙通用货币‘日曜币’。同时,我们推出‘太空创业者计划’—— 民用采矿船租赁业务。”
虚拟实景论坛页的社区中,一款名为 “开拓者 - 1 型” 的小型采矿船参数被放置在公共区域,让所有有兴趣的人前来参观。
尺寸:长 25 米,宽 8 米,高 6 米,空载重量 30 吨
动力:小型核聚变引擎,最高时速 4 万公里,地球到月球单程仅需 36 小时
载重:5 吨矿石舱,配备激光采矿臂与自动筛选系统
操控:AI 辅助驾驶,支持 2 人手动操作,具备基本避险功能
续航:满载状态下可在月球与地球间往返 3 次
租金:500 万日曜币 / 年(含维护与能源补给)
这是一款为新手设计的简易飞船,外壳采用耐辐射合金,内部系统高度自动化,甚至能自动避开小行星带。但问题随之而来 —— 整个地球,除了日月重工,没有任何企业能造出太空飞船。冯俊的算盘很明确:以租赁形式降低门槛,让更多势力参与太空资源开发,从而激活太空电梯的使用需求。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