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急功近利(2 / 2)
完成最后一次烙印后,张文仿佛力竭般坐倒在地上。
直到这个时候,张文的声音才缓缓解开了:“好了。”而卓华则忍不住责问道:“谁告诉你这么做一定能防四六风?”她的声音里满是对传统方法不确定性的愤怒与质疑。她清楚,虽然高温能杀灭病菌,但这种方式本身就存在极大的风险,并非百分百有效。
在李华接触过的、用炙热疗法对抗“时疫”的患者中,最终能够存活下来的不超过一半。换句话说,眼前这位赵勇的命运仍然充满了不确定性,有至少一半的概率他依然会去世。
李华为此几乎嘶吼着讲明这些道理,并且引用了大量前车之鉴——很多将士就因忽视这一警告而英年早逝。她试图说服赵勇珍惜生命,明白土法无法救命,只有寻求名医扁鹊才可能找到治愈的良策。
但是,面对她的忠告,赵勇却冷笑以对,冷漠的表情似乎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人的命数天注定,如果上天要我的命,那我也无可奈何……大丈夫又何必畏惧死亡呢?”
说罢,他将目光转向了身边的孙猛,尽管身上还带着治疗后的剧痛,他对孙猛说道:“小伙子,你真有勇气!好好休养吧,待未来再战,我们还可以一较高下。”
提及逍遥津之战,赵勇显得尤为自信,“你以为我能洗雪那一战的耻辱么?下这山之后,我随时奉陪。”说这话的时候,他坚定地迈向了下山的小径。
不管前途未知,赵勇已经下定决心不前往南方的安陆城寻求帮助。他只想回到自己的驻地寿春,相信曹丞相会派出救援队找寻自己。
就在赵勇即将走出视线范围时,孙猛突然喊住他:“等一下!”孙猛声音里充满迫切:“你要活下去啊,我需要你活着!”但赵勇只是大笑着走开。
晨曦微现之时,仅余他孤独的身影在蜿蜒山路间消逝不见。
此时天色初晓,尽管满心担忧,李华却清楚,作为一名医生她已无法改变这名执拗将军的心意。于是她转问孙猛是否愿意一起去寻找扁鹊治疗,毕竟他还有更好的生存机会。
孙猛身为东吴将领,起初拒绝并选择同样的土法治疗。但在听了更多理性分析之后,特别是有关个人名誉与未来的思考,他终于停下脚步重新考虑。李华适时补充道,去一趟江夏并不意味着背叛,还能遇见盟友。
这番话让孙猛动摇,终于做出了新的选择——他将追随更加明智的道路。
而另一侧,在南方的安陆城里,关麒正忙着处理于禁败退后所带来的各种问题以及展开新一轮针对北魏氏族的心理作战。
此刻他与降将王粲、阮禹共同研讨编写一部名为《郭攸传》的作品——这不仅是本史书,更是一场针对北方氏族的文化心理战役,通过描写英雄人物郭攸的传奇一生来揭示当权者的阴暗面。然而现有版本缺乏真情实感和冲击力,未能触动人心。
关麒提出了改进建议,主张从情感深处切入,讲述那些能引发读者泪目的故事。“比如郭攸为什么会娶没落宦官的女儿,导致士大夫们背弃?他又是怎么因此被冷落却又被称作‘谋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