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古怪(1 / 2)

“可秦弩的每个环节都不容失误,任何一个疏忽都可能影响整体质量。”刘晔解释,“最好的工匠每个月最多也只能做出两架秦弩。”

即使动员所有六千工人,也不可能在一个月内达到“四万”的目标,更别提还要准备特制弩矢和所需原材料。

这让两人深感无力,觉得这几乎无法实现。

而李承则有不同的态度……

因为他见证过关凌多次把不可能变为可能。

于是他只是淡然问:“小子,你打算怎么做?”

“极限就是用来打破的,不是么……”关凌引二人进入工坊:“按照我说的流程试试,将一百七十个步骤拆分简化,分成一百个小工序,每一步都有专人负责。”

这样每个人只需要专注在一两个固定步骤,然后传递下去,直到最后由专门检验员验收。

他指着偌大的车间,接着吩咐:“这里摆一张桌子传给那边……”

关凌计划以“流水线”方式批量生产秦弩,灵感源于历史上秦国标准化生产的成功案例。每人仅负责少量步骤,既能加快进度又保持了质量的一致性!

当关凌讲完,李承与刘晔相视一眼,竟感到这种方法确实可行,而且还能大幅提升效率,不限于秦弩生产!

接下来,他们关注的便是材料的问题。

似乎猜中了他们的忧虑,关凌说:“材料和钱的事交给我就行……”

实际上,关凌心中早已有对策!

江夏,安陆城,顾恪府上。

正午将至,宴席备满了各式佳肴。

一道道菜肴摆列:

第一道,香嫩鹿肉搭配竹笋、香蒲,令人食欲大增;

第二道,浓香炖狗肉配上石耳菜,香气扑鼻;

第三道,烤制兽脊肉鲜嫩美味。

此外,还有各类配菜美酒,琳琅满目。这些,皆为顾恪迎宾卓书所精心准备,两人一年前便定下的君子之盟。不管天涯海角,今日卓书定会如约而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