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知识库构建与应用:从信息管理到叙事赋能的全维指南(2 / 2)

(3)地理设定

核心场景:主角活动的主要场所(如《哈利·波特》的霍格沃茨城堡、对角巷);

特殊地点:推动情节的关键场所(如《盗梦空间》的“梦境层”“迷失域”);

地图标注:用简笔画或软件绘制地图,标注重要地点的位置关系(如“山脉隔绝南北”“河流是交通要道”)。

2. 人物库:故事的“灵魂档案库”

人物是小说的核心,知识库中的人物信息需从“表面标签”深入“内在逻辑”,让角色从“纸片人”变为“活人”。

(1)基础档案

身份信息:姓名、年龄、职业、外貌特征(避免刻板印象,如“女巫一定是老妇人”可改为“17岁的叛逆女巫,戴银色鼻环”);

背景故事:童年创伤、关键经历(如“主角5岁时目睹母亲被怪物杀害,从此害怕黑暗”);

目标与动机:表面目标(如“寻找宝藏”)与深层动机(如“证明自己不是废物”)。

技巧:用“人物小传”扩展细节,例如:“林夏,25岁,古董店老板,左耳垂有一道月牙形疤痕(10岁时为救妹妹被碎瓷片划伤)。表面冷漠,私下会给流浪猫喂鱼干——因为她童年被遗弃,渴望被需要。”

(2)关系网络

核心关系:与主角的羁绊(亲情、爱情、友情、敌对);

次要关系:与其他角色的互动(如“反派的徒弟其实是主角的远房表妹”);

矛盾点:角色间的利益冲突(如“商人想开发森林,护林员的女儿坚决反对”)。

案例:《琅琊榜》的人物关系网以“赤焰军旧案”为核心,梅长苏与靖王是“主仆+知己”,与谢玉是“仇人+棋子”,与霓凰郡主是“未婚夫妻+战友”,层层关系推动剧情反转。

(3)行为逻辑

语言风格:口头禅、用词偏好(如“粗人角色常说‘他娘的’,学者角色爱引经据典”);

习惯动作:紧张时摸戒指、思考时转钢笔(如《神探夏洛克》中夏洛克思考时会闭眼踱步);

弱点与缺陷:贪婪、恐高、记性差(如《哈利·波特》中罗恩的“自卑情结”让他多次怀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