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技术听证会?来,看我秀技术(2 / 2)
代表团里,几个年轻的工程师虽然神色凝重,但腰杆挺得笔直,眼神里没有丝毫退缩。
坐在C位的首席总工程师钱振国,头发花白,靠在椅背上,微闭着眼。
那不是疲惫,而是在脑海中最后一次预演着即将投下的惊雷。
贝克看着他那副“老神在在”的样子,心中冷笑,抛出了他自以为的杀手锏——
一份长达三百页的《大型船用储能系统安全法规草案》。
“我们提议,任何超过100兆瓦时的船用电池系统,其独立舱室必须能够承受4000度的高温燃烧超过72小时,并且,必须配备能在3秒内,向整个电池舱注入数千吨气体的灭火系统!”
会场一片哗然。
这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技术指标。
这是用“安全”的名义,直接宣判了远洋电动化的死刑。
贝克志得意满地坐下,目光扫过钱振国,像在看一个即将被历史淘汰的老古董。
主持人看向中方:“请问中国代表团,有何回应?”
全场的目光,都聚焦过来。
一片死寂中,钱振国缓缓地睁开了眼。
他没有看PPT,也没有碰面前的文件,只是慢慢地站起身,扶了扶眼镜。
他的动作很慢,声音却不再沙哑,而是充满了底气。
“贝克先生。”
钱老开口,用的是不算流利,但字字清晰的英语。
“我确认一下,您刚才所有的担忧,以及您草案里的所有条款,都建立在一个核心前提上,对吗?”
贝克愣了一下,下意识地点头:“当然。”
钱老追问:
“这个前提就是,您认为,船用电池系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一旦一个角落起火,整个系统都会被点燃。是这个意思吗?”
“完全正确!”
贝克的声音里充满了自信,“这是锂电池的基本物理特性,无法改变!”
他以为这个中国老头,要开始进行苍白的辩解了。
“很好。”
钱老点了点头,这两个字,他说得异常清晰。
他没有再多说一个字,只是转身,对自己身后的年轻助手说了一句中文。
“小李,放心吧。”
“让他们看清楚,什么叫未来。”
巨大的全息投影亮起。
画面中,出现的正是贝克刚刚描述的灾难场景——一艘货轮的电池舱燃起熊熊大火,瞬间吞噬一切。
“看,这正是贝克先生所担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