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庙堂之上(2 / 2)

"国库国库,你就知道国库!"

朱常洛把奏折往案上一拍,龙椅扶手被震得嗡嗡作响,"朕问你,辽东黑土地荒了多少?甘肃宁夏的戈壁滩能开垦多少?这些人口去了,不仅不用国库掏钱,还能给朝廷纳粮缴税,你怎么不算这笔账?"

户部侍郎吓得跪倒在地,连声道:"臣愚钝,臣该死。"

冷哼一声,目光转向户部尚书:"王爱卿,安置方案拟好了吗?"

王城连忙出列:"回陛下,臣已拟定《外藩人口安置条例》。凡从日本迁来者,男丁十六至五十岁者编入农营,参与垦荒修路;女子十三至四十岁者编入织营,从事纺织;老弱病残者集中安置,由地方官府统一管理。"

"赏罚呢?"

"凡勤恳劳作、遵纪守法者,五年后可入明籍;若有反抗者,男子罚作苦役,女子没入官坊。"

王部堂顿了顿,补充道,"臣还建议,将日本男女分营安置,避免其聚众生事。"

泰昌皇帝点点头:"此法可行。但有一条,不得随意杀戮。这些人是来干活的,不是来受死的。"

他话音刚落,殿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内侍总管匆匆跑进殿内,手里举着一份八百里加急的军报:"陛下,前方军报!"

泰昌皇帝接过军报,展开一看,嘴角渐渐扬起笑意。他把军报递给身边的太监,朗声道:"萧爱卿奏报,已攻克大隅国,缴获粮草二十万石,俘虏男女三千余人。骆尚志、吴惟忠两部亦有捷报,九州岛已进入我大明版图!"

殿内顿时响起一片欢呼,群臣纷纷跪倒在地:"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常洛抬手示意众人平身,目光却落在殿外的天空上。他想起几年前在台湾的那个夜晚,自己站在城楼上,看着远处的篝火,萧如薰和自己讲着何时才能让中原百姓过上安稳日子。

如今,他做到了,却又有了新的目标。

"诸位爱卿。"他的声音在大殿内回荡,"朕要修的,不只是驰道,更是一个长治久安的天下。辽东要成为粮仓,西北要变成沃土,东南要富甲一方。而这一切,都需要人,需要无数双手去耕耘,去建造。"

他走下丹陛,停在叶向高面前:"叶爱卿,你曾说过,百姓是水,朝廷是舟。如今朕要引水灌田,让这万里江山都郁郁葱葱,你说,这难道不是好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