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这难道不是好事吗(1 / 2)

很多人想当心理医生却选择了心理学,结果走错了路。

我想江警官对心理医生的误解可能也来源于此。

心理医生和你们在警校里接触的犯罪心理学并不是一回事。”

江尘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那我们这就开始吧。”

“当然。”

潘玲玲站起身,真皮沙发上留下一个蜜桃形的臀印。

“我仔细看过江警官的资料,你应该是港岛警队成立以来最勇猛的警察,没有之一。”

江尘笑了笑,没有否认。

潘玲玲抱起手臂,继续说道:“我这么说并不是恭维。

我之前接触过一百多位警察,他们也和江警官一样勇敢,但在对抗罪犯的过程中,心理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一些问题。

我总结了一下,大致可以把他们的心理压力分为三类。”

“第一类,害怕在枪战中误伤无辜市民或劫匪手中的人质,这和战场上的士兵担心误杀平民是同样的情况。”

“第二类,害怕在交火过程中被匪徒的子弹击中。”

“第三类,是杀了匪徒后,承受不了杀人的刺激。”

潘玲玲走到江尘面前站定。

“我看了江警官参与的所有案件报告,发现这三种压力在你身上完全没有出现过。”

江尘抬头看着潘玲玲,不解地问道:“这难道不是好事吗?”

正常情况下,这确实是件好事,说明江警官的抗压能力非同一般,天生就适合从事审问工作。

然而,这种解释仅适用于我之前提到的第二种情况。

良好的抗压能力能让人在战场上无惧生死,但无法解释为何第一类和第二类情况没有对江警官造成压力。

江尘撇了撇嘴,表示他不太理解潘玲玲的意思。

“那我们就一项一项分析吧。

首先看第三种情况,江警官,难道你没有发现吗?普通人杀死一个劫匪后,通常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缓解精神上的压力。

米国有一项调查显示,职业生涯中杀死过五名以上劫匪的警察,心理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而杀死十名以上劫匪,或经历过死伤惨重的恐怖活动的警察,幸存下来往往会有严重的心理创伤。

这些警察中,百分之八十最终选择了吞枪自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