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父母的爱(2 / 2)

东厢房的窗换成了玻璃窗,阳光毫无保留地涌进来,照亮了墙角的旧木柜。

柜子上摆着个掉漆的铁皮盒,里面装着林丽小时候的物件:半截铅笔头、褪色的塑料发卡、还有块裂了缝的橡皮擦。“你以前用过的。”

安然打开盒子,指尖轻轻拂过,“我和你爸总说,等你回来,说不定还能用得上。”

林丽拿起那块橡皮擦,橡胶的硬壳上还留着她的牙印。

院墙外传来叮叮当当的响声林二亮正带着几个村民修猪圈。

新砌的砖墙方方正正,他手里的瓦刀敲得有节奏,像在打某种古老的节拍。

“嫂子,丽丫头,”他抬头时脸上沾着灰,笑起来眼角堆起褶子,“这猪圈砌好,就能养几头猪,年底给养老院送点肉。”

崔英端着碗绿豆汤走过来,“快喝点解解暑,”她往林丽手里塞了双布鞋,“纳了千层底,比你那运动鞋养脚。”

鞋面上绣着简单的云纹,针脚细密,像她说话时的温柔。

林丽穿上布鞋,鞋底踩着青砖地的踏实感,从脚心一直传到心里。

她走到菜园边,看着黄瓜藤上挂着的小黄瓜,顶花还没谢,嫩得能掐出水。

小时候她总爱偷偷摘这种小黄瓜,被父亲发现了,也只是笑着拍她一下,说“丫头馋了”。

“姐,你看那棵老槐树。”林平指着院外,树干比记忆里粗壮了许多,枝桠上挂着个简易的秋千,是用麻绳和木板做的,风吹过时轻轻摇晃。

“那是我给豆豆做的,上次视频,他说要在秋千上看星星。”

林丽坐在秋千上,麻绳勒着掌心的微疼,像种真实的触感。

她想起深圳小区里的塑胶滑梯,总是空荡荡的,孩子们宁愿抱着手机,也不愿出来晒晒太阳。

而在这里,一根简单的麻绳,就能拴住整个夏天的快乐。

夕阳西斜时,林大明背着篓子回来了,里面装着半篓野枣,红得像玛瑙。

“丫头尝尝,”他往林丽手里倒了把,“比超市卖的甜,没打药。”

他擦了擦汗,指着西厢房,“我把那屋收拾出来了,给你当琴房,窗户大,亮堂。”

林丽咬着野枣,清甜的汁液里带着点涩,像人生的滋味。

她望着眼前的家人——母亲在菜园里摘豆角,弟弟在帮二亮叔递瓦刀,父亲坐在门槛上抽烟,烟袋锅里的火星明明灭灭。

突然觉得,所谓的变化,不是弄丢了过去,而是让记忆在新的日子里,长出了更鲜活的模样。

晚风穿过院子,带来远处稻田的清香。

林丽知道,从今天起,她的琴声里会有野枣的甜、泥土的腥和家人的笑,这些真实的、带着温度的声音,会比任何华丽的乐章都动人。

因为这里的每寸土地,每缕炊烟,都在说:回来了,就别走了。

林丽将自己的想法发给了大姐,字里行间都是对家的爱和对过去思想的忏悔。

信末,还特别感谢大姐这些年在家里付出的辛劳。

林晓收到林丽的信息,眼泪一下子就绷不住了。

这些年,她觉得自己所有的付出,都不算什么,但能让一家人和和气气的凝聚在了一起,觉得一切都值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