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长安街·归程絮语(2 / 2)

“西域的胡商妇人说,这奶疙瘩冻过之后更甜,您尝尝?”

武则天接过奶疙瘩,指尖触到他掌心的茧子

——那是挖渠、修驼鞍磨出来的硬茧

比当年握惯了斧头的手更粗粝,却也更暖。

她忽然想起太宗皇帝说过的话:

“治天下如护幼苗,需蹲下身来,方知土湿土干。”

此刻望着武三思胡子上的粥沫,

忽然觉得这粗莽的武夫,

竟比任何饱读诗书的大臣,更懂“护民”的真意。

“狄爱卿,”

她转向狄仁杰,望着他袖中露出的青铜蝉

——蝉翼上还沾着胡杨花瓣

“西域传来的密报说,双月教残部见咱护民坊开到了碎叶城

竟有人悄悄跟着学‘开仓放粮’?”

“陛下明鉴,”

狄仁杰轻笑,展开碎叶老人送的《商路护民志》

“老百姓心里有杆秤

——双月教举着旗子抢粮,咱们撸起袖子挖粮,孰是孰非,不用多说。

如今碎叶城的百姓见了双月旗就躲,见了咱的‘护民灯’就迎,便是最好的‘民心符’。”

“说得好。”

武则天指节敲了敲案上的“护民砖”拓本

——那是武三思在碎叶城地窖口挖到的、刻着“护”字的青砖

“玄甲会的符文,不该刻在甲胄上

该刻在老百姓的粮仓里、水渠边、乃至每一块他们踩在脚下的砖上

。武三思,你在西域刻的‘护’字,比你爷爷当年的战功碑,更得民心。”

“嘿嘿,”

武三思挠头傻笑,忽然想起什么,从怀里掏出个皱巴巴的纸团

——是碎叶小娃画的“护民图”:

歪扭的斧头上顶着个月亮,旁边是牵着骆驼的老百姓

“陛下您看!这娃说,咱的斧头能护着月亮不被沙子埋了

其实老子知道,是老百姓的眼睛,让咱的斧头没走偏。”

长乐公主接过画,指尖划过纸上的“护”字

——那是小娃用树枝蘸着沙土写的

笔画里还嵌着细小的沙粒:

“母后,儿臣在西域时想明白了

——玄甲会的‘护民’,不是靠某个人、某件器,是靠千万人把‘护’字藏在心里

落在手上

——就像武将军帮胡商修琴

胡商就帮咱守粮仓;咱给龟兹娃送糖,娃就给咱画护民图。”

“不错。”

武则天望着殿外的长安街

粥铺的热气混着柳花飘来,隐约听见百姓的笑闹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