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鸿胪寺·万邦汇脉(2 / 2)

麟德殿内,林渊正展开一幅残破的唐代经幡

——幡面上的飞天壁画旁,用朱砂画着玄甲会徽。

旁边题着“开元九年,玄衣人助于阗修坎儿井”。

武则天望着幡上的“玄”字,指尖划过狄仁杰新呈的《西域护民卷》:

“狄爱卿,你说这玄甲会,怎么连西域诸国的民生都要管?”

“陛下,玄甲会的‘护脉’,从来不分国界。”

狄仁杰指着经幡上的于阗文注脚,“于阗百姓说。

玄衣人来修坎儿井时,教他们‘水为万民之母,不分胡汉’

——这与陛下‘天可汗’的胸怀,本就相通。”

“不错。”

林渊摸出敦煌石窟里找到的北魏石碑拓片。

“臣在莫高窟发现,北魏年间玄甲会曾助西域三十六国订‘商路水约’

——规定‘绿洲水源,胡汉同用’,这与本朝‘鸿胪寺抚绥四夷’的国策,如出一辙。”

武三思忽然想起碎叶城的胡商妇人

——她教自己烤馕时,曾说“面引子不分胡汉,揉在一起才香”。

他挠了挠头,把波斯商人的羊皮地图摊在案上:

“陛下您看!这地图上的‘红斧头’驿站,胡商、汉商、甚至大食人都能用

——玄衣人当年做的,不就是咱现在的‘护民坊分号’么?”

武则天望着地图上密密麻麻的“红斧头”。

忽然想起鸿胪寺呈来的《诸蕃职贡图》

——图中各国使者的贡品里,竟有西域的“护民灯”、波斯的“护民纹锦”。

她忽然轻笑:“闹了半天,玄甲会的‘护民’,早跟着商路传到万邦去

——难怪西域百姓说‘看见红斧头,就知道路能走通’。”

“陛下明鉴,”

陈清远翻开新修的《民本通典·西域卷》。

“臣查过,从汉代的‘西域都护府’到本朝的‘安西都护府’。

凡设府之处,必有玄甲会‘隐官’

——他们不穿官服,只戴刻‘护’字的木牌。

帮胡汉百姓解决水争、路争、甚至牲口争。”

“就像老子在碎叶城帮胡商断驼队纠纷。”

武三思指着自己腰间的“护民使”腰牌。

“当时那俩胡商争水草,老子把斧头往地上一剁,说‘水草是老天爷给的。

谁护着老百姓,谁就多喝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