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桥会走,人就得动(2 / 2)

卫星地图显示,绕行至少需要五天,对于补给已经告急的队伍来说,这无异于死亡判决。

她紧锁眉头,盯着昨夜队员们用许墨留下的速凝胶材料搭建的临时浮桥。

那座桥本应是他们唯一的希望,但现在,它却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一阵狂风卷过山谷,浮桥的主体结构发出了令人牙酸的断裂声。

在队员们的惊呼声中,那座仅仅存在了不到十个小时的桥梁,竟从中间轰然断开。

然而,预想中的坠落并未发生。

断裂的桥体残骸像是被无形的风筝线牵引着,轻盈地、不可思议地飘向了悬崖对面。

它们在空中舒展、变形,落地的一瞬间,无数根须从残骸底部喷射而出,死死地钉入了对面的岩壁。

几秒钟之内,断裂的两端重新连接、融合,一条崭新的、看起来更加坚固的通道横亘在深渊之上。

林小雨第一个冲了过去,她没有急着下令通行,而是蹲下身,用手掌触摸那道刚刚“愈合”的接合处。

触感温润,带着奇异的生命感,她手腕上的战术手表显示,接触点温度:36.5摄氏度。

断面的纹路不再是材料的物理断裂痕迹,而像是生物组织完美愈合后留下的新生疤痕。

她猛然间想起了许墨在一次项目论证会上被众人嘲笑的话:“最好的工程,是能自己长好的伤。”

她站起身,眼中闪烁着决然的光芒,对着身后目瞪口呆的队员们下达了指令:“全员轻装,立刻过桥。记住,别去修路,跟着路走。”

而在另一片被世人遗忘的土地上,小海正经历着一场感官的革命。

他在年度的“静默日”仪式中毫无征兆地昏迷了十分钟,醒来之后,整个世界都变了。

他能听见墙角地衣吮吸水分、缓慢生长的声音,能听见地下水脉流淌时与岩石摩擦的低语。

这种全新的感知力让他痛苦,也让他发现了一个被所有人都忽略的线索。

他立刻召集了基地里仅有的几名高感知力成员,将他们带到了聋哑少年阿木的画室。

阿木近期沉迷于在岩板上作画,画中反复出现一种怪异的环形符号。

在别人看来,这只是一个孩子的臆想和艺术表达,但小海在看到那个符号的瞬间,全身的汗毛都竖了起来——那个由无数个小点和曲线构成的闭环,其疏密分布的规律,与他曾负责追踪的X819残频的波形图,分毫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