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资金困境(1 / 2)

四月初的深圳,春雨连绵。梧桐山边的废弃仓库潮湿阴冷,墙角处几只老鼠窸窸窣窣地翻找食物残渣。

我坐在一张铁皮包边的破木桌前,桌上摊着一本发黄的账簿,几行简单的加减法看得我头疼。雨水顺着裂缝滴落在锈迹斑斑的铁皮桶里,"滴答、滴答",像是在为我们的经济状况敲丧钟。

搬迁后的第十天,账簿上的数字异常刺眼:现金余额18,527元,扣除每月房租、伙食费、行动经费,最多撑过六十天。

身后传来脚步声,默哥不知何时站在了我身后,眼神落在账簿上。

"情况不妙啊,老大。"

我合上账簿:"比预计的更糟。设备、搬家、安全屋押金,钱像开了闸的水。"

默哥抓了抓头发:"这事得跟大伙摊开说。"

半小时后,四人围坐在训练区的仿真赌桌前。桌面蒙了层灰,已有三四天无人使用。屋顶漏水,角落里摆了五个塑料脸盆接水,"嘀嗒"声此起彼伏。

"现金只剩一万八,"我开门见山,"按眼下的开销,六月前就得喝西北风。"

李明嗤笑一声,端起茶杯喝了口,嫌弃地看着杯中冷透的劣质茶水。这是最近的省钱措施:茶叶用最便宜的,一次性杯子洗了重复用。

"早就跟你们说过,"李明敲着他的小灵通,"不赶紧接活儿,很快连房租都交不起。"

"你那套破烂硬件吃了四千三,整整超支两千多。"默哥语气不善,"当初说好两千呢?"

"要不是老子挑灯夜战赶出设备,珠海那票早黄了,现在连这两万都没有,"李明不甘示弱,"怪我咯?没装备谈什么做活?还不如打包回老家卖红薯去呢!"

"打住。"我打断两人的争执,"现在讨论怎么解决问题,不是找茬儿。"

花蕊一直没出声,此时终于开口:"情报网算是搭起来了,前期投入四千二,但短期内看不到直接回报。"

屋内陷入沉默,连雨声都显得格外响亮。大家心知肚明,我们把全部身家押在了高端赌局上。但高投入意味着回报周期长,现在钱快烧完了,连东山再起的机会都没有。

"听我说,"李明突然来了精神,从夹克内兜掏出一张叠得皱巴巴的草图,"这是新一代装备方案,微型化接收模块,接收灵敏度提高50%,抗干扰能力翻倍,电池从半小时提升到两小时。关键是——"他顿了一下,"能完美伪装成传呼机或者老灵通。"

"造价多少?"我问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