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意外发现(2 / 2)
园区布局呈环形,中间是指挥塔,四周分布着训练区、宿舍和所谓的"教学楼"。
全是清一色的水泥建筑,没有标识,只有编号。
过道上的摄像头密如蛛网,全是360度旋转型号,做工粗糙却异常坚固,一看就是俄制军用。
网络机房外墙足有两米厚,门是双层气密钢板,开启时会有气压平衡的嘶嘶声。
室内温度常年保持在18度,十六台服务器排列成方阵,散热器嗡嗡作响。
检查中,一个反常数据立刻跳入眼帘:用电量。
"为啥用电是标准园区的将近三倍?"我装作不经意地问。
阿辉支支吾吾:"特殊设备多。"
"啥特殊设备?"
"这...这超出您权限了。"他眼神闪烁不定。
继续检查,发现更多蹊跷:网络流量异常大,服务器配置远超实际需求,散热系统24小时不间断运行。
不像是培训基地,倒像个科研中心。
午休时,我借故去趟厕所,实则观察建筑结构。外墙厚度远超标准,至少两米以上。
这不是普通防弹墙,是真正的军事掩体,能抵挡重型炮火轰击。
拐角处有不自然的色差,应该是伪装门。
更可疑的是地面的轻微震感。定时,每87秒一次,像是大型机械运转的共振。
这种节奏感太规律,绝非自然现象。
回机房继续检查,阿辉如同狗皮膏药般寸步不离。
我假装被网线绊倒,故意撞向墙角的配电箱,借机瞟了眼线路图。配
电分区标注得一清二楚:A区、B区、C区、地下一层、地下二层、地下三层。
地下三层?其他园区顶多有个地下室,从没听说过如此深的地下设施。
"我得检查地下电力系统。"我不动声色道。
阿辉像被踩了尾巴的猫:"地下区域不对外开放。"
"总部指令,必须完整评估所有供电系统。"我亮出李猛的授权函,指着最后一行,"包括但不限于主系统、备用系统和应急系统。"
阿辉犹豫片刻,拿起对讲机嘀咕几句。最后不情不愿地领着我到电梯口:"只能去地下一层,再往下没权限。"
地下一层平淡无奇,就是个大仓库,堆着些设备和物资。
但通往更深处的电梯却引人注目,双重气密门,两名全副武装的守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