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非洲的谈判(花蕊视角)(2 / 2)

以前他们几个人在一起的时候,工作虽然也忙,但大家能互相分担,互相支持。

现在各自分散在世界各地,每个人都要独自面对所有问题。

"那我先去准备明天的会议材料了。"花蕊说。

"好,有什么情况随时汇报。"

"知道了,林总。"

电话挂断后,花蕊看着手机发了会儿呆。

刚才她差点叫成了"小锋",但最终还是改口叫了"林总"。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他们的称呼变得这么正式了。

她想起刚加入团队的时候,林天锋还会叫她"花爷",会在她遇到困难时亲自帮忙解决,会在深夜陪她聊生活聊人生。

现在呢?除了工作汇报,基本没有其他交流。

不是他变冷漠了,而是大家都变了。

成功了,有地位了,但那种发自内心的亲近感却慢慢消失了。

下午3点,花蕊换上职业套装,带着翻译和律师,前往南非矿业部。

约翰内斯堡的治安不好,她们坐的是防弹玻璃的奔驰,司机是当地雇佣的退伍军人。

矿业部的大楼很气派,但里面的办事效率让人抓狂。

光是登记就花了半个小时,然后在接待室等了一个小时,部长才姗姗来迟。

姆贝基部长是个50多岁的黑人,英语说得不错,但语速很慢,每句话都要想半天。

他坐在宽大的真皮椅子上,翻看着花蕊递过去的合同文件。

"花女士,你们中国公司的办事效率确实很高。"姆贝基放下文件,"但我还有几个担心的地方。"

"请说。"花蕊保持着职业化的微笑,心里却在骂娘。

这已经是第三轮谈判了,每次都有"新的担心"。

"首先是环保问题。"姆贝基慢悠悠地说,"稀土开采对环境破坏很严重,你们如何保证不会污染我们的土地?"

这个问题花蕊已经回答过无数遍了:"我们承诺使用国际最先进的环保技术,所有污水都会经过三级处理。''

''而且我们愿意设立500万美金的环保基金,专门用于环境监测和修复。"

姆贝基点了点头,但表情还是很严肃:"第二个问题,技术转移。我们不希望只是卖原材料,也希望能学到一些技术。"

"我们可以在约翰内斯堡建立一个培训中心,每年培训50名当地技术工人。"花蕊耐心地说。

"而且我们的中方工程师会现场指导,确保技术完全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