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商讨对策(1 / 1)

丙穴边缘的一处隐蔽山洞里,篝火噼啪作响,将五人的影子投在潮湿的岩壁上。洞外的瘴气被肖天机布下的简易结界挡在外面,结界上的幽蓝灵光与篝火的橙红光晕交织,映得每个人脸上都明暗不定。

肖天机将帛书铺在平整的石板上,指尖划过“三派法器”四个字。篝火的光线下,帛书边缘的虫蛀痕迹愈发清晰,“龙虎山·天师印”“茅山·三清铃”“闾山·法尺”几个字虽有磨损,却依旧透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感。

“天师印是龙虎山的命根子。”林九渊拨了拨篝火,火星溅起落在他的桃木剑上,“据说自第一代天师传下来,能号令万神,镇压一切阴邪。历代天师从不离身,想借来比登天还难。”他顿了顿,补充道,“不过我与现任天师的关门弟子有过一面之缘,或许能凭茅山的面子求见,至于能不能借到……”

“闾山的法尺更棘手。”赵青蹲在篝火旁,用树枝拨弄着火星,“我听师父说,闾山派最护短,几十年前因为‘控尸符’的事和其他门派闹过矛盾,现在几乎不与外界往来。他们的法尺刻着‘镇煞十三纹’,能定僵尸魂魄,是镇派之宝,怕是连山门都不让我们进。”

钱明则在石板上画着三派的地理位置,指尖点在龙虎山的位置:“龙虎山在赣东,离这里最近,快马加鞭两天能到;茅山在苏南,稍远些;闾山在闽北,最远,至少要三天。离初七只剩两天了,就算现在出发,也未必能在阵法启动前赶回来。”

岩峰摩挲着蛇头拐杖,突然开口:“帛书说‘借其灵’,未必需要真的拿到法器。”他指着帛书上的小字,“你看这里——‘灵存于意,意通于法’,或许只要得到各门派的认可,以术法引动法器的灵气虚影,就能代替实物。”

肖天机眼前一亮,阴眼扫过帛书,果然在字缝里看到几行更细小的批注,是用朱砂写的,笔迹与祖父手札相似:“祖父当年应该研究过,他批注说‘三派灵韵存于信物’,比如龙虎山的天师符、茅山的道袍、闾山的尸油——这些东西带着门派灵气,或许能作为引灵的媒介。”

“那《阴符经》呢?”赵青追问,“帛书只说在九阴局,没说具体在哪。秦风那厮带着引煞符,说不定就藏着残卷。”

提到秦风,山洞里的气氛沉了几分。肖天机想起瘴气中看到的景象,青铜面具人正用骨笔对着秦风后心,显然在做某种仪式。“秦风是关键,他的血既是祭品也是解药,《阴符经》十有八九在他身上。”他看向钱明,“你擅长推演,能不能算出他在丙穴的具体位置?”

钱明取出罗盘,指针在阴阳眼的方向剧烈晃动,却始终定不住点:“丙穴的地脉被阵法扰乱了,罗盘失灵。但青铜面具人要启动七煞聚灵阵,必须在初七子时,那时阴阳交汇,阴气最盛,他肯定会带秦风去阵眼中央。”

“那就兵分四路。”肖天机做出决定,目光扫过众人,“林师兄去茅山,你是茅山弟子,用师门信物引三清铃之灵最快;赵青去闾山,你的‘破煞符’与闾山法尺同源,或许能得到认可;我去龙虎山,祖父与天师府有旧,或许能借到天师符;钱明和岩峰留在丙穴,设法找到秦风,摸清《阴符经》的下落,同时监视青铜面具人的动向。”

“你一个人去龙虎山?”林九渊皱眉,“黑风堂主说不定会在半路截杀,太危险了。”

“雪璃跟我去。”肖天机摸了摸肩头的雪璃,小家伙蹭了蹭他的脸颊,琥珀色的眼珠里满是坚定,“它的鼻子能嗅出陷阱,而且……”他握紧桃木剑,“我必须去,祖父的批注说,龙虎山藏着关于九阴局内鬼的另一条线索,或许能弄清金面具和秦风的真正关系。”

赵青拍了拍胸脯:“放心,闾山那疙瘩交给我!实在不行,我就用爆符炸开山门,抢了法尺就跑!”

“别冲动。”钱明无奈地摇摇头,递给赵青一张地图,“闾山后山有处‘试剑崖’,是历代弟子祭法尺的地方,崖壁上的石刻带着法尺灵气,或许不用闯山门就能引灵。”

林九渊从怀里摸出块玉佩,递给肖天机:“这是茅山与龙虎山互通的信物,你交给天师府,他们会给几分薄面。”他又拿出张符纸,“这是我的‘传讯符’,遇到危险就捏碎,我会立刻赶去支援。”

岩峰则将一小罐“匿踪粉”塞给钱明:“丙穴的瘴气里有‘窥魂蝶’,是阴山派养的,这粉能遮住气息,别被它们盯上。”

分配完毕,众人不再耽搁。林九渊和赵青率先起身,借着篝火的余光辨认方向,很快消失在洞外的瘴气中。肖天机最后检查了一遍桃木剑,将帛书和祖父的批注收好,对钱明和岩峰叮嘱道:“找到秦风后别轻举妄动,等我们回来再动手。记住,保住《阴符经》比什么都重要。”

“放心。”钱明点头,七枚铜钱在掌心流转,“我们会在阴阳眼附近布下‘监阵符’,他们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我们的眼睛。”

肖天机不再多言,抱着雪璃走出山洞。瘴气带着刺骨的寒意扑面而来,他抬头望向龙虎山的方向,那里的夜空被瘴气笼罩,看不见星光,却隐约能感受到一股厚重的灵气,与他怀里的黄泉骨碎片产生着微弱的共鸣。

离七月初七只剩两天,时间紧迫得像绷紧的弓弦。但他的脚步异常坚定,每一步都踩在瘴气的缝隙里,悄无声息地朝着赣东的方向走去。雪璃蹲在他肩头,小耳朵警惕地竖着,偶尔对着某个方向低吼一声——那里或许藏着阴山派的眼线,或许是即将到来的风雨。

山洞里,钱明和岩峰正对着地图研究丙穴的地形,篝火的光芒在他们脸上跳动,映出专注与凝重。阴阳眼的方向,红蓝两色的光芒越来越亮,像是在催促着这场注定的决战。

而在丙穴深处,青铜面具人正将第七片黄泉骨嵌入黑石,骨片与石头接触的瞬间,整个丙穴都在轻微震颤,七煞聚灵阵的轮廓在雾气中缓缓浮现,等待着初七子时的到来。

一场横跨数省的奔波,一场与时间赛跑的较量,就此拉开序幕。每个人都知道,他们的每一步,都关系着阴阳两界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