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三才共鸣,阵图初成(1 / 1)

山神庙的聚灵阵已运转三日。

香炉里的灵香燃了又换,青色的烟在庙内盘旋成淡淡的云纹,与四壁残留的符文交相呼应。空气中的灵气浓得几乎要凝成水珠,吸入肺腑时,能清晰感受到一股温润的力量顺着经脉游走,修复着连日激战留下的创伤。

肖天机盘腿坐在神像前的蒲团上,膝头摊开的《阴符经》已被翻得卷了边。泛黄的书页上,“三才共鸣”四个古字被他用朱砂细细勾勒,字周围的注解密密麻麻,是这几日反复推敲的心得。他指尖悬在字上,九阴命格的阴气顺着指尖流淌,在纸页上凝成一层薄薄的白霜,又被聚灵阵的阳气缓缓融化——这是在试探经书与自身命格的呼应。

“还是不对。”肖天机眉头微蹙,将书页翻回前页,那里画着三派法器的图样:天师印象征“天”,三清铃象征“人”,法尺象征“地”,三者呈三角分布,中间的空白处却画着个模糊的符号,像是一滴血,又像是一道剑痕。“注解里说‘三才缺引,如屋无梁’,这‘引’到底是什么?”

雪璃趴在他脚边,正用爪子拨弄着一枚掉落的灵香灰,听到这话,抬起头蹭了蹭他的裤腿,琥珀色的眼珠里映着书页上的符号,像是在提醒什么。

“会不会是你的血?”林九渊从一堆符纸中抬起头,眼下带着淡淡的青黑——这几日他几乎没合眼,将茅山典籍里关于“器物共鸣”的记载翻了个遍。他指着符号旁的小字,“‘九阴为根,精血为引’,你是九阴命格,又是肖家后人,你的血或许能让三器灵韵相融。”

肖天机指尖在符号上轻点,若有所思:“我试过用指尖血点在法器上,天师印和法尺有反应,但三清铃……”他看向林九渊手中的铃芯,“铃芯的蓝光始终与其他两器的灵光排斥,像是隔着层无形的屏障。”

岩峰蹲在角落,正用蛇母蛊的涎液擦拭闾山法尺。尺身的“镇煞十三纹”在灵香的熏染下泛着暗红的光,每道纹路里都沁入了一丝淡淡的绿——那是蛇母蛊的灵气,用来增强法尺与蛊术的呼应。“蛇蛊寨的古籍里说,‘声煞最烈,需以柔克刚’。三清铃属‘声’,天师印属‘金’,法尺属‘土’,金土相安,却都克声,或许得用‘水’调和。”

“水?”赵青刚用符笔在地上画完镇魂阵的草图,闻言挠了挠头,“这里哪来的水?总不能让我尿一泡吧?”

苏玄玑正在庙门处擦拭流霜剑,闻言忍不住轻笑一声。她转过身,素白的道袍在灵雾中若隐若现,剑峰的幽蓝灵光与她周身的气息相融,自有一股清冷的威严:“岩峰说的‘水’,不是凡水。”她走到肖天机身边,指尖轻点《阴符经》上的符号,“是‘阴阳水’——取丙穴阴阳眼的阳水,混合你指尖的九阴血,方能调和三器灵韵。”

“阴阳眼的阳水?”钱明推了推不存在的眼镜,迅速在草图上标注,“那里的阳水蕴含先天阳气,与肖师兄的九阴血正好相冲相生,确实能做调和之引!”

肖天机眼睛一亮,阴眼扫过书页上的符号,突然明白了——那模糊的符号,正是阴阳鱼的变体,一半红一半蓝,红处像血,蓝处像水。他立刻起身,将天师印、铃芯、法尺摆在石案上,呈三角之势:“我们现在就试试!先用聚灵阵的灵气模拟阴阳水,看看能不能让三器共鸣。”

林九渊立刻将铃芯放在三角中央,肖天机割破指尖,滴了三滴血在铃芯上;岩峰则咬破舌尖,一口精血喷在法尺上;苏玄玑取出个小瓷瓶,倒出些清水——那是来时特意取的山泉水,经她用茅山术法加持过,带着淡淡的阳气,暂代阳水。

三人同时催动灵力,注入法器。

天师印首先亮起金光,印面的“道经师宝”四字流转,金芒顺着石案蔓延,朝着铃芯而去;法尺的暗红灵光紧随其后,“镇煞十三纹”亮起,与金光在中途交汇,形成一道金红交织的光带;铃芯上的血迹被灵力催动,渐渐泛起淡蓝的光,却在接触金红光带的瞬间猛地一缩,像是受到了惊吓。

“还是排斥!”赵青急道,“蓝光和金红光带碰在一起就像水火不容,根本融不到一块!”

肖天机没有放弃,指尖快速结印,将九阴命格的阴气缓缓注入铃芯。蓝光在阴气的包裹下,终于不再退缩,开始试探着与金红光带触碰。这一次,没有剧烈的排斥,只有细微的“滋滋”声,光带与蓝光接触的地方,渐渐泛起一层淡淡的白光——那是灵气融合的迹象!

“成了!”钱明激动地指着白光,“白光是三才共鸣的征兆!只要有阴阳水调和,肯定能完全融合!”

林九渊却皱起眉:“不对,这白光太弱了,维持不了三息。”他撤回灵力,蓝光立刻缩回铃芯,金红光带也随之消散,“三派术法本源不同,龙虎山重‘力’,茅山重‘法’,闾山重‘煞’,强行融合就像把水火土塞进一个罐子里,稍不注意就会炸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