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淳于棼醉入槐安国 惊醒蚁穴南柯梦(1 / 2)
人生天地一蜉蝣,利锁名缰几时休。
昨日尚嫌朱紫贱,今朝便叹雪霜稠。
槐安梦破红尘醒,蚁穴魂归紫府游。
试看古今豪杰士,谁人能过醉乡楼。
列位看官,且说中唐宪宗元和年间,东平府有一书生,复姓淳于,单名棼,表字梦得。这淳于棼生得方面大耳,虎背熊腰,更兼才思敏捷,武艺傍身,本是个顶天立地的好男儿。怎奈时运不济,数次应举不第,只得回到故乡,在州衙做个小吏,终日郁郁寡欢。
这淳于棼有个癖好,便是好饮几杯。每逢心中不畅,便要呼朋引伴,痛饮一番。他宅院中栽有一株大槐树,枝繁叶茂,亭亭如盖,夏日里浓荫匝地,甚是凉爽。淳于棼常于树下设座,与友人饮酒作乐。
这一日,正是七月初七乞巧节,淳于棼又在槐树下摆下酒席,邀了几个相知好友,开怀畅饮。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众人已是面红耳赤,言语渐多。淳于棼想起自己空有才华,却报国无门,不禁长叹一声,说道:“想我淳于棼,七尺男儿,学富五车,武能跨马,文可安邦,怎奈命运多舛,竟落得如此境地!”
众人连忙相劝:“梦得兄何必如此长叹?天生我材必有用,迟早会有出头之日。”
淳于棼摇摇头,端起酒杯,一饮而尽,说道:“出头之日?只怕是遥遥无期了!”说罢,又连饮数杯,不觉已是酩酊大醉,头脑昏沉,便趴在桌上,沉沉睡去。
且说淳于棼一睡入梦,只觉眼前金光一闪,景象突变。不再是那熟悉的槐树下,而是来到一条宽阔的大道上。但见那大道两旁,古木参天,奇花异草,芳香扑鼻。正惊疑间,忽见前方驶来一辆四匹白马拉的青铜马车,车厢华美,帘幕低垂,八个身着紫衣的侍者骑马在前,喝道:“国王有旨,迎接淳于大人!”
淳于棼见状,大吃一惊,心想:“我何时成了大人?又为何有国王迎接?”正思忖间,马车已到近前,车帘掀开,走出一位身着朝服的老者,须发皆白,精神矍铄,对着淳于棼拱手说道:“在下右丞相段功,奉国王之命,特来迎接大人。请大人上车,随我前往槐安国面见国王。”
淳于棼虽疑惑不解,但见老者态度恭敬,不似虚假,便壮着胆子上了马车。马车启动,平稳异常,转眼间已行出数里。淳于棼掀开车帘一看,只见道路两旁,城池楼阁,鳞次栉比,行人往来,衣冠楚楚,一派繁华景象,与人间大不相同。
行了约有一个时辰,来到一座巨大的城郭前。但见那城门高耸,上书“槐安国”三个大字,金光闪闪。进得城去,只见街道宽阔,店铺林立,车马喧嚣,人烟阜盛。淳于棼心中暗暗称奇:“这是何处?怎的如此繁华?”
马车在一座宏伟的宫殿前停下,段丞相请淳于棼下车,说道:“大人,这便是我槐安国的金銮殿,国王正在殿内等候。”
淳于棼整了整衣冠,跟着段丞相走进殿内。只见殿内琼楼玉宇,雕梁画栋,珍珠玛瑙镶嵌四壁,夜光明珠照亮殿中,当真是金碧辉煌,宛如仙境。殿中央坐着一位国王,头戴冲天冠,身穿赭黄袍,面如冠玉,须似三绺,目光温和,不怒自威。
淳于棼连忙上前,躬身一揖,说道:“草民淳于棼,不知陛下召见,有失远迎,还望恕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