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利益博弈(上)(1 / 2)
九月的福山街道办事处顶楼,秋阳斜照在八楼大会议室的玻璃幕墙上。
林居正翻阅着手中的遇龙河治污项目资料,指腹摩挲着“雨污分流”四个字,脑海中回想起上周在区林水局看到的河道水质检测报告——氨氮超标2.3倍,总磷超标1.8倍,黑色墨迹在白纸上触目惊心。
“下面请林书记介绍治污方案。”党工委书记陶礼明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
林居正起身时西装袖口拂过桌沿,投影仪的光束在他身后投下修长的影子:“经过与区林水局专家论证,结合遇龙河穿城三社区的地理特性,我建议采用分段雨污分流方案。主河道全长12.7公里,按社区划分为三个标段,同步推进管网改造和生态修复。”
会议室里响起铅笔敲击桌面的细碎声响。
分管水务的武装部长连春城斜靠在椅背上,拇指摩挲着保温杯沿,不紧不慢地说:“林书记在蔚南拉投资是把好手,可工程建设嘛……”
他直起身子,皮笑肉不笑地望向众人,“整段招标才是惯例,分段只会让施工界面混乱,到时候三家公司互相扯皮,责任都分不清。我搞过不少水务工程,那都是血淋淋的教训啊。”
曹永利的手指在桌面上敲出急促的节奏,点头称赞道:“连部长说得对,去年咱们街道的老旧小区改造就是分段招标,结果工期拖了三个月,搞得怨声载道,还被市里督查通报了,搞得欧阳秋同志去区里做了检讨。”
说到这里,他转向林居正,目光灼灼,“不过林书记既然提出新方案,想必和华兴公司这样的大企业打过招呼?他们要是能垫资就完美了,毕竟这个项目最大受益者是他们……”
“曹主任误会了。”林居正打断他的话,指尖轻点投影幕布上的资金流向图,“我昨天跑了一趟市里,还真是找到了门路。市水务局今年有笔3个亿的‘民生应急专项资金’,类似于NBA的伤病特例,专门用于跨年度优质项目。市长答应了,只要我们10月底前完成立项,就能争取到2个亿的专项资金。”
前晚,林居正和苏黛玉以吃宵夜为由,跑到酒店开了两个小时的钟点房,连续两次颠鸾倒凤后,林居正说出了自己的难处,躺在他怀里的苏黛玉告诉他:分管副市长曾经是临港区的区委书记,和她很熟;市水务局局长也是老朋友。她牵线搭桥,此事准成。
陶礼明朝林居正赞许地笑了笑,道:“林书记的确厉害,市水务局区里、街道都跑断了腿没要到钱,你一出马就拉来了2个亿的资金,看来给你牵头搞是对的。那么,既然经费问题有了着落,那接下来就是项目建议书、概算、立项、招标、实施等问题了。”
他的手指在扶手上顿了顿,肥硕的掌心轻轻摩挲着保温杯:“分段招标确实符合‘属地管理’原则,三个社区各自对接标段,征拆工作也能同步推进。”他扭头望向曹永利,眼角微眯,“永利啊,你在工程口干了十几年,当年龙田河整治也是分段实施的吧?”
曹永利的眼皮一跳。
陶礼明看似随意的一句话,却戳中了他的软肋——当年龙田河项目他确实通过分段招标安插了自己的公司。此刻会议室里的气氛突然凝固,连春城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咳嗽了一声。
“书记说得对。”曹永利换上笑脸,手指敲了敲面前的笔记本,“不过为了保证工程质量统一,是不是可以在招标文件里明确技术标准?比如管网材料必须用……”
“这个自然会在招标细则里规范。”林居正接过话头,从文件夹中抽出一份文件,“区住建局已经同意将我们的项目纳入‘绿色基建’试点,所有材料必须通过第三方检测。”他忽然转向连春城,“连部长分管水务,对检测机构应该很熟悉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