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利益博弈(下)(2 / 2)

这时,楼下传来汽车引擎声,林居正的霸道专车驶进大院。

连春城望着那辆车在停车场停稳,车门打开时露出半截藏青色西装袖管,忽然想起三天前在区政府遇见华兴集团的唐晚意,对方似笑非笑地说:“连部长对遇龙河的感情,比我们这些沿河企业还深啊。”

华兴成立了集团公司,因为他们收购了顶端环保公司,苏清扬认定环保将是未来华夏国极其重要的一块领域,包括新能源。

同时,他成立了智能手机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不再只集中于某一赛道,规避风险。

但苏清扬头脑是清醒的,不会贸然扩大,导致尾大不掉。目前只有这三项业务。

此时此刻,区招标中心,欧阳秋正对着电脑核对投标企业名单。

鼠标滑过“顶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时,他想起三年前在市环保局见过的场景:苏黛玉穿着笔挺的职业装,在治污工作会议上拍案而起,要求市里关停沿河三家违规企业。市里被她逼得只好应承下来,结果,她马上调走去了临港区,李伟雄接任,此事便不了了之。

遇龙河继续污染着,老百姓继续苦不堪言。

此刻屏幕上的阳光照在他脸上,竟与记忆中的身影渐渐重合。

“欧阳主任,这份评标专家名单需要您签字。”郎笑递过文件夹,手指在“赵新宇”的名字上轻轻点了点。

欧阳秋抬头,注意到郎笑眼中的深意。

赵新宇是区林水局推荐的专家,也是曹永利的老战友,去年曾因违规推荐检测机构被纪委约谈。

他笔尖悬在名单上方,想起昨天林居正说的话:“评标委员会需要有第三方环保组织的代表,就请省水科院的陈教授吧。”

当天下午的评标预审会上,曹永利的脸色比阴云还要难看。

他盯着手中的专家名单,视线在“陈立远”三个字上停留许久——那是出了名的铁面专家,去年曾否决过他所控制的公司中标的项目。

“曹主任对名单有意见?”林居正的声音从对面传来,手中的签字笔在指间轻轻转动。

曹永利干笑两声道:“林书记说笑了,我只是觉得,评标还是要兼顾本土企业嘛,正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把项目给到福山注册的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税收、产值都算在了福山。”他忽然转向其他专家,“咱们福山的企业对当地情况更熟悉,施工起来也方便,而且经验丰富。”

“所以才需要第三方监督。”陈立远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镜片反光遮住了他的眼神,“我看过投标文件,顶端环保的方案采用了最新的生物膜处理技术,比传统工艺节省30%的工期。至于本土企业——”他翻了翻手中的资料,“永益建设的方案里,管网铺设居然还用2005年的老旧工艺,这在新城区改造中早被淘汰了。”

会议室里响起此起彼伏的翻页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