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评估环节里的猫腻(2 / 2)
欧阳秋手指停在 “评标专家赵新宇” 的名字上:“书记,还有个情况。这个赵新宇是曹永利在龙田街道的老部下,去年曾为尚博评估出具虚假业绩证明。”
他敲了敲桌角的《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条例》,“但这次评标引入了省水科院的陈立远教授,赵新宇的小动作被当场驳回,也就是惯用的围标套路,在陈教授面前失灵了,但他们不会甘心失败,尚博评估就是他的底牌。”
曹永利无法控制施工标段,转而通过控制环评机构(尚博评估)伪造数据,压低补偿标准,套取差价,形成 “施工标与评估标” 的分离式腐败。
这家非施工单位,专门负责环评,通过伪造历史项目业绩(龙田河模板)、倒签资质、虚设专家等手段,为曹永利提供 “合规” 的补偿依据,与施工标段无直接关联,但控制核心审批环节。
林居正暗暗感到寒心,与李伟雄相比,曹永利明目张胆、贪得无厌,简直是喝汤不吐骨头的高老头,蚊子腿上的肉都要剔干净。
“不光如此,有人也会在征拆上做文章。”黄培光说,“最近,黄文通和那17家钉子户走得很近,那天晚上在龙飞村喝酒,我看他们在一起,喝得七荤八素、称兄道弟的。”
“这招既傻又无耻。”林居正淡淡一笑。
“然而,在实际的项目实施中,却很管用,是拦路虎。尤其是,这些业主的构筑物分散,面积也不大,奢望通过这次拆迁一夜暴富,所以很难谈。”欧阳秋分管多年的拆迁工作,深知其中的复杂而艰辛。
黄培光胸有成竹地说:“擒贼先擒王,老周头是关键!”
***
第二天上午,在龙飞旧村的一栋民房内。
老周头盯着打印出来的中标公示,浑浊的眼在 “顶端环保” 的 logo 上打转,疑惑道:“治污工程分三段,我家鱼塘在龙飞段,中标的是华兴旗下的公司 —— 可曹主任说,评估公司测出来的水质达标,不让多赔钱。”
“问题就在评估环节。” 黄培光敲了敲尚博评估的环评报告,“他们把你的鱼塘划进‘间接影响区’,补偿单价 800 元/平方米,但省监测中心 2012年数据显示,你鱼塘附近河水总磷超标 3.2 倍,属于‘直接影响区’,应按 1600 元 / 平方米的标准赔偿。”
说话间,他调出招标公告的环保条款,“顶端环保的施工方案里,明确要在你鱼塘上游 50 米建生态净化池,这说明他们认可‘直接影响’的判定。”
“啥意思?”老周头五十来岁,面容黝黑,嘴里叼着烟。
黄培光又从公文包里掏出一份文件,展开,点了点上面的数据:“这是市监局的鉴定报告,尚博评估最新的环评报告,正文用纸是 2005 年的库存纸,油墨成分与当年龙田河的假报告完全一致。也就是说,他们直接套用了七年前的模板,只改了项目名称。”
说着,他指向报告末尾的专家签字,“所谓‘省环科院专家’,其实是曹永利表弟黄永胜的中学同学,根本没有环评资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