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集:《苗医与虚拟现实养老》(1 / 1)
苗岭深处有桃源
阳光透过“颐年居”养老公寓的玻璃窗,在地板上洇出一片暖融融的光斑。张桂兰坐在窗边的藤椅上,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膝盖上的薄毯。窗外的香樟树绿得发亮,可她总觉得这绿色少了点什么——少了老家后山那种混着泥土和草木潮气的腥甜,少了清晨露水打在蕨类植物上的清响。
“张阿姨,今天精神不错呀。”护理员小李推着一辆银灰色的推车走进来,车上摆着几个看起来像眼镜的设备,镜片黑沉沉的,边缘嵌着一圈浅蓝色的灯带。“咱们今天试试新玩意儿,王院长说,能让您‘回’趟苗岭呢。”
张桂兰抬起头,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波澜。她年轻时候随支援山区的医疗队去过贵州,苗岭的云雾、吊脚楼的木楼、还有寨子里老苗医那手神奇的推拿,是她藏了一辈子的念想。只是这把老骨头,早就经不起长途跋涉了。
“回苗岭?”她声音有些发颤,“咋回啊?”
“您戴上这个就知道了。”小李拿起一个VR设备,小心翼翼地帮她戴在头上,调整好松紧。设备很轻,没什么压迫感,只是眼前瞬间暗了下来。“别紧张,马上就好。”
随着一阵轻微的嗡鸣,眼前的黑暗被一片流动的绿意取代。不是公寓楼下那种规整的绿,而是漫山遍野、泼泼洒洒的绿——高大的红豆杉直插云霄,树干上缠着藤蔓,苔藓在岩石上织出绿色的地毯。空气里弥漫着湿润的草木香,混杂着隐约的花香,甚至能“闻”到雨后泥土的腥气。耳边传来潺潺的水声,还有不知名的鸟雀在枝头啾鸣,一声高一声低,像在对唱。
张桂兰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手指紧紧抓住了藤椅的扶手。这不是图片,不是视频,是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她甚至能感觉到有微风拂过脸颊,带着山涧的凉意。
“张阿姨,您试着走两步?”小李的声音从旁边传来,带着笑意。
张桂兰迟疑着,挪动了一下脚步。眼前的景象随着她的动作自然地变换,仿佛她真的站在一条蜿蜒的山路上。路两旁开满了紫色的野花,蝴蝶在花丛中翩跹。她走得慢,每一步都像踩在松软的腐叶上,脚下传来轻微的“沙沙”声。
“这边请。”一个温和的女声在前方响起。
张桂兰抬头,看见不远处的吊脚楼前站着一位穿着靛蓝色苗绣衣裙的姑娘。姑娘梳着整齐的发髻,头上插着银色的头饰,笑容像山间的泉水一样清澈。“我是阿依,是这寨子里的苗医传人。接下来的日子,我陪您学点养生的法子,好不好?”
张桂兰愣住了。这姑娘的声音、神态,甚至眼角的笑意,都像极了当年寨子里那个给她采草药的苗族小姑娘。她点了点头,喉咙有些发紧,说不出话。
阿依领着她走进吊脚楼。楼里很宽敞,空气中飘着淡淡的药香。墙上挂着晒干的草药,有她认识的艾叶、薄荷,还有一些叫不出名字的奇特植物。火塘里的炭火烧得正旺,架着的陶罐里咕嘟咕嘟煮着什么,药香就是从那里飘出来的。
“我们苗家人讲究‘顺天时,合地利’,养生也一样。”阿依指着窗外的山,“您看这山,春天生,夏天长,秋天收,冬天藏。人也一样,跟着节气走,身体才能舒坦。”
她示意张桂兰坐在一张铺着麻布的竹凳上,自己则取来一根看起来像藤条的东西,在空中轻轻一扬。藤条落地的瞬间,眼前的景象突然变了——吊脚楼消失了,她们站在一片开阔的山谷里。谷中开满了黄色的花,像是一片金色的海洋。
“这是迎春花谷,现在是春分。”阿依的声音带着笑意,“春分这天,阴阳相半,咱们得活动活动筋骨,让气血也跟着平衡。”
她站到一片空地上,做起了一套舒缓的动作。手臂像柳条一样舒展,脚步轻盈地踏在草地上,时而弯腰,时而转身,动作不快,却透着一股自然的韵律。“这叫‘踏春步’,是老辈传下来的。您跟着我试试?”
张桂兰看着阿依的动作,也试着抬起胳膊。一开始有些僵硬,关节“咯吱”作响,但随着动作的展开,她感觉身体慢慢舒展了开来。阳光暖暖地照在身上,花香萦绕在鼻尖,耳边是阿依温和的指引:“吸气,想象把花香吸进肺里……呼气,把心里的闷气都吐出来……”
她忘了自己是在养老公寓里,忘了自己的膝盖会疼,忘了孩子们因为工作忙很久没来看她。她就像真的回到了那个春天的苗岭,跟着阿依,跟着风,跟着花开的节奏,慢慢舒展着老骨头。
一套动作下来,张桂兰微微喘着气,额头上渗出了细汗,但心里却有种说不出的畅快。膝盖好像没那么沉了,肩膀也松快了不少。
“感觉怎么样?”阿依递过来一杯“水”——虚拟的水杯,却能感觉到一丝凉意顺着指尖传来。
“好,真好。”张桂兰笑了,眼角的皱纹挤在一起,像朵盛开的菊花,“多少年没这么舒坦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