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无题147(1 / 2)

风卷着雪沫子,在医院门口打着旋儿。李大山和王石头就那么站着,王石头怀里那把孙铁山的盒子炮,冰得他心口窝都发木。

“队长,”王石头的声音像是从冻土里刨出来的,闷得慌,“咱…啥时候能回去?”他手指头无意识地抠着枪身上的凹痕,那是老孙用命磨出来的印子。

李大山没立刻吭声。他先低头瞅了眼自己那条还吊着、裹得严严实实的胳膊。里头一跳一跳地疼,是骨头茬子在跟皮肉较劲。他再抬眼,目光穿过稀稀拉拉的枯树杈子,死盯着东南边。

“快了。”李大山从牙缝里挤出俩字,带着铁锈味儿。“等这胳膊…能抬起来,能搂火儿。”他空着的右手攥成了拳头,骨节捏得嘎嘣响。

医院的日子,比黑瞎子沟的雪窟窿还难熬,是另一种钝刀子割肉的折磨。

病房是间大通铺的土坯房,挤满了哼哼唧唧的伤号。空气里一股子散不掉的味儿:血腥气,脓臭味,劣质烟草味,还有消毒水那股子冲鼻子的酸气,混在一块儿,熏得人脑仁疼。李大山和王石头挤在靠墙的一张土炕上。

李大山是“重点关照对象”,周院长每天亲自来查。王石头伤轻点,就是腿上被豁了条大口子,外加冻坏了几根脚指头。他闲不住,整天在病房里拄着根破棍子溜达,帮护士抬抬水,给重伤员喂喂饭。

可一到晚上,他就躺在炕上翻烙饼,眼睛瞪着黢黑的房梁,嘴里头念念叨叨,一会儿是老孙,一会儿是二嘎,一会儿又骂小鬼子祖宗十八代。有时候半夜里,李大山会被他压抑的抽泣声惊醒,那声音闷在被子里,听着比挨枪子儿还难受。

老孙呢?那狗日的嗓门大,脾气爆,可护犊子,是真把兄弟们当亲弟兄。他最后靠在石壁上,瞪着眼,用尽最后一点力气扣响盒子炮,给他李大山挡了刺刀…那眼神,李大山闭上眼就能看见,像两团烧不尽的火。

还有二嘎…那孩子冻得青紫的小脸,老蔫巴抱着他像抱着全世界、最后那撕心裂肺的“爷看着”…像根冰冷的针,时不时就扎他一下。

胜利的消息像阵风,刮过去就没了影儿。龙王庙的鬼子喂了王八,可赵政委、老孙、二嘎,还有黑瞎子沟倒下的那么多兄弟,是真真切切地没了。这胜利的味儿,嚼在嘴里,是苦的,带着浓浓的血腥气。

李大山躺在炕上,盯着屋顶熏黑的椽子,一遍遍问自己:值吗?拿这么多条命,换鬼子二百多?换龙王庙那场胜仗?他找不到答案。只有肩膀上那刺骨的疼,还有心口那沉甸甸的空洞,提醒他还活着。

日子像冻僵的河,慢慢地、艰难地往前挪。

李大山那条胳膊,在周院长的“严刑拷打”和盘尼西林的死命拉扯下,总算没烂掉。骨头缝慢慢长拢,伤口结了痂,痒得钻心。他能试着活动活动手指头了,虽然还使不上大劲儿。

王石头腿上的口子也收了口,就是冻坏的脚指头留下了病根,天一冷就针扎似的疼,走路有点跛。他管这叫“鬼子送的纪念章”。

这天晌午,日头难得露了全脸,把院子里厚厚的积雪照得晃眼。李大山披着件破棉袄,靠在病房门口晒太阳,眯缝着眼。王石头拄着棍,在雪地里一瘸一拐地画圈儿。

“队长!”一个熟悉的大嗓门炸雷似的在院门口响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