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后多多指教(2 / 2)

“竹石图?”陈教授嗤笑一声,“小伙子,不要不懂装懂。这种题材的画多得是,随便一个学生都能画出来。”

李峰没有争辩,而是仔细观察那幅画。画面上竹子挺拔,石头嶙峋,笔法老练,墨色层次分明。更重要的是,画的右下角有一个不太明显的印章。

“王局长,您有放大镜吗?”李峰问。

王局长让秘书拿来放大镜,李峰仔细观察那个印章。果然,是“板桥”二字!

“这是郑板桥的作品!”李峰抬起头,语气肯定。

陈教授闻言走过来,夺过放大镜看了看,脸色微变,但还是嘴硬:“印章可以仿制,不能说明什么。”

这时,门外又走进来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头发花白,但精神矍铄。

“老馆长!”王局长惊喜地迎上去,“您怎么来了?”

原来这是博物馆的老馆长,退休多年了。老馆长笑着说:“听说有人在鉴定字画,我也来凑个热闹。”

他走到李峰身边,看了看那幅《竹石图》,又拿起放大镜仔细观察。

“不错,确实是板桥的真迹。”老馆长点头,“这印章的刻法,还有这竹叶的画法,都是板桥的特点。”

陈教授的脸色更加难看了。

老馆长又看了看其他几幅画:“这幅《山水小品》也不错,应该是明代的作品。还有这幅《花鸟图》,虽然不是名家之作,但也有一定价值。”

“老馆长说得对。”李峰接过话头,“当年博物馆和图书馆在一起,很多珍贵的书画就混在了普通图书里。有几幅真迹也不奇怪。”

陈教授的脸色越来越难看,他当然看得出这几幅是真迹,只是想通过贬低来压低价格,然后自己收购。没想到被李峰识破,还被老馆长打脸。

“哼!”陈教授冷哼一声,“既然你们都这么说,那我就不多言了。”

说完,他转身就走,显然是恼羞成怒了。

王局长看着陈教授离去的背影,又看看李峰,心中已有定论。

陈教授走后,仓库里的气氛轻松了不少。老馆长继续翻看那些字画,不时点头赞许。

“小伙子,你的眼力不错。”老馆长看着李峰,“从哪里学的?”

“跟着一位老师傅学了几年。”李峰谦虚地说,“还有很多不懂的地方。”

“谦虚好,这行最忌讳的就是自以为是。”老馆长指着那幅郑板桥的《竹石图》,“像刚才那位陈教授,明明看出了真假,却故意说成赝品,这就是人品问题了。”

王局长在一旁听着,心中对李峰的印象更好了。

“李先生,这批东西您看怎么处理合适?”王局长问。

李峰想了想:“有价值的几幅可以留在博物馆展出,其他的普通字画可以作为教学资料。至于那些旧书,如果没有特殊价值,可以捐给图书馆或者学校。”

“这个建议很好。”老馆长点头赞同,“既保护了文物,又物尽其用。”

王局长也很满意:“那就这么办。李先生,这次真是麻烦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