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7章 灵车碾雪兮,返我京疆(1 / 2)

卷首语

《大吴史?谢渊列传附谢勉传》载:“宣府卫为九边重镇,瓦剌太师也先集三万骑猛攻,欲破宣府窥京师。谢勉(谢渊长子,时已由京营校尉擢宣府卫正六品守备)自请守宣府西城门,率五百部卒拒敌。战前,户部吏员孟文(正七品,刘焕旧党)私扣宣府粮饷八千石,转卖得银五百两;工部吏员赵武(正七品,周瑞亲信)所供火铳百支,半为劣质,击发即炸。勉部卒日食仅半瓢粟,火铳炸伤十余人,仍死战。

战起,瓦剌以红夷炮轰城,西城门崩裂,勉身中三箭、被铳伤二处,仍挥刀斩敌二十余,终力竭殉国,部卒五百仅存三十。灵柩由亲兵护送返京时,谢渊正督防安定门,瓦剌游骑仍每日袭扰,城头烽火未熄。

玄夜卫北司指挥使秦飞勘得孟文、赵武通敌迹,欲捕之,吏部尚书李嵩(正二品)却为孟文请托,谓‘边战缺粮,孟吏员乃权宜调度’;工部尚书张毅(正二品)亦为赵武辩解,称‘火铳炸伤乃士卒操作不当’。谢渊家祭时闻之,恸哭后提剑返城头,谓左右‘丧子之痛难弭,护国之责更重,奸不除则边无宁日’。

后帝命秦飞彻查,孟、赵二吏伏法,李嵩、张毅遭帝斥责,夺俸三月。史臣曰:‘渊之哭祭,非独悼子,实乃悲国之多奸;其返城头,非不知痛,乃知忠烈之后,更需以躯护社稷。’”

《玄夜卫档?宣府殉国录》补:“谢勉殉国时,环首刀嵌于瓦剌将领胸甲,尸身伏于西城门缺口,亲兵收尸时见其怀内藏绝笔信,纸角染血,书‘父勿悲,儿守边如父守京,皆为家国’;随棺返京者,尚有勉之环首刀(卷刃七处)、青布战袍(血污透背)、‘死守’血书残片(宣府战死前补书‘守边’二字,与金水桥血书合为‘死守边土’)。”

招吾儿勉魂文

父渊告巫阳曰:“吾儿勉,字继忠,宣府殉国,魂散边土。瓦剌未退,奸佞初除,儿魂无依,飘若飞蓬。吾欲招之归故宅,祀于忠祠,汝筮予之,勿使离殃。”

巫阳对曰:“太保勿忧!魂游四方,多有贼害,吾当历戒而招之,必令儿魂归。”

巫阳乃下招曰:

魂兮归来!去君之宣府,何为四方些?舍君之故宅,而离彼不祥些!

魂兮归来!东方不可以讬些。边沙卷地,胡骑驰突些。风裂旌旗,霜摧甲胄些。彼皆习战,魂往必惊些。归来兮!不可以讬些。

魂兮归来!南方不可以止些。瘴疠侵骨,蛮獠窥伺些。毒草迷径,蛊虫附体些。彼皆嗜杀,魂往必噬些。归来兮!不可久淫些。

魂兮归来!西方不可以往些。流沙千里,败寇潜藏些。旋入绝漠,爢散无迹些。幸而得脱,五谷不生些。其土灼人,求水无得些。归来兮!恐自遗祸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