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真正的京城人都走地道(2 / 2)

配合米风,不惜代价救出那个关键人物——现在毫无疑问就是那个引爆广播的多克。

可是,怎么救?冲进去?锐士们不惧陪米风赴汤蹈火,但这绝不等于无脑地往敌军主力脸上撞。

压抑的沉默笼罩着小队。陈晓深吸一口气,打破了寂静:

“联系‘鹰巢’,汇报当前态势,请求指示和支援。”

后方的回复通过加密频道迅速传来,内容却不容乐观:

敌军在东城区依托写字楼群构筑的防线已重新组织起有效抵抗,我方部队推进受阻,无法提供侧翼支援,后方正在调集攻城重武器。

其他方向上,尚未有主力部队成功突入大型地下通道口,无法形成多点突破、分散敌军兵力。

装甲部队在城南取得最大进展,已清理大片区域,但敌军仍凭借一栋坚固的大型建筑负隅顽抗,短时间内难以彻底拔除。且城区密布的防空火力网使得战机无法低空突入提供精确支援。

“那轰炸机呢?”有队员忍不住问。

秦军装备的“轰-45”同温层堡垒轰炸机确实能在安全高度投送毁灭性的力量,之前的空投仓和对电站轰炸就是明证。

它的高空特性使其不易被常规防空火力锁定击落。

问题在于精度。

轰炸机能夷平电站和工厂,却无法将一枚钻地炸弹精准地投进一栋特定写字楼的地下结构而不波及周边建筑。

为了战后接收乎浑邪平民的考量,新秦严令禁止对非军事目标的平民设施进行无差别轰炸。

这条政策在此刻,成了束缚手脚的枷锁。

指挥部最终的解决方案是:等待。

等待南线取得决定性突破,等待搭载着远超“Thunder-4K”重型狙击炮威力的攻城自行火炮抵达前线,用足以洞穿整栋建筑的毁灭性火力,将那栋顽抗的写字楼彻底抹平。

想到“Thunder-4K”那变态的射程和恐怖的穿甲能力,锐士们也不禁咋舌。

但“等待”二字,此刻显得如此刺耳。

行吧,百无聊赖的等待。

锐士们索性带着米风,开始仔细搜索刚刚被爆破摧毁的敌军前沿阵地。

房间的门早已被狂暴的冲击波撕裂,扭曲的金属门板飞到了几米开外,里面漆黑一片,浓烈刺鼻的火药味混合着令人作呕的血腥味扑面而来。

米风率先踏入这片狼藉。战术手电的光柱扫过,映照出满目疮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