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准备工作完成(1 / 2)

旁边另一张桌子上,堆放着王二柱和周晓梅从学校废旧仓库“淘”来的战利品。

几个报废的旧收音机壳子、一个断了线的老式电熨斗、还有一堆缠绕着各色导线的废旧线圈。

王二柱正拿着钳子,小心翼翼地从一个旧线圈上剥离着暗红色的、极其纤细的金属丝。

“晓梅!快看!这个细!跟头发丝似的!”

王二柱兴奋地捏着那截比头发粗不了多少的金属丝,黝黑的脸上满是汗珠和灰尘。

“这电阻肯定大!”

周晓梅凑过去,用放大镜仔细看着:“像是康铜丝?电阻率很高的那种!快量量!”

张伟立刻拿着万用表过来帮忙。

何雨水和孙红梅则占据了靠窗光线最好的位置,面前摊着几卷颜色暗淡、粗细不一的线材。

孙红梅正拿着小刀,小心地剥开一段灰白色、包裹着棉纱的导线外皮,露出里面一层棕褐色的、光滑的漆层,再里面才是细细的铜芯。

“雨水你看!这就是徐老师说的纱包线!里面是漆包铜线,外面还缠了一层棉纱!真结实!”

孙红梅用手指捻了捻那层棉纱。

“嗯!红梅姐,这个绝缘应该很可靠!”

何雨水用力点头,拿起旁边一段从旧电熨斗上拆下来的、只裹着薄薄一层橡胶皮的发热线。

“这个就不行,橡胶都老化了,一弯折就裂开!绝对不能用在被子里!”

徐蒙在几张桌子间巡视着,时而停下来解答疑问,时而拿起某样材料仔细端详,给出建议。

“二柱找到的这个康铜丝不错!电阻率够高!晓梅,你记录一下参数。”

“张伟,卫国,别光算理论值!结合我们实际能找到的线材长度和电阻值,算算在安全电压下,多大的电流能产生我们需要的、温和的热量?”

“目标温度...设定在人体感觉舒适温暖的40度左右,最高不能超过45度!”

“雨水,红梅,重点测试那种双层绝缘的纱包线!看看它的柔韧性、耐磨性!用砂纸轻轻磨一下外皮,再弯折几百次,模拟人睡在上面的挤压!然后测绝缘电阻!确保万无一失!”

实验室里充满了紧张而有序的忙碌。翻书声、测量仪器的嘀嗒声、钳子剪刀的咔嚓声、低声的讨论和计算声,汇成一曲充满生机的劳动交响。

窗外的严寒似乎被隔绝在外,少年们专注的眼神和额头上细密的汗珠,让小小的实验室暖意融融。

经过几天近乎“扫荡”式的搜寻和反复测试筛选,核心材料终于敲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