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高福利武学研究院(1 / 2)
禅让典礼前一天,后希与太上皇又协商一番,最终共同定下了一条祖制。
用来约束之后的皇帝。
那就是后世皇帝,在位时间不得超过三十年,且有条件的情况下,最好在位二十年就退位,免得出现老年昏庸。
现在皇族不像过去了,小孩子动不动就夭折,同时寿命也不长,比如说即将继位的赵佣,三次气血蜕变,只要过程不出意外,起码是一百八十岁起步。
他今年才二十三岁。
真到死再退位得等到啥时候?
而且历朝历代,哪有几个皇帝能几十年如一日的做个明君圣君啊,但凡活得久些的,晚年都得闹出些幺蛾子。而这些活得久的才活多久,才活到六七十岁呀,活到八十的都相当罕见,所以不加这条祖制,后希他们是真的不放心。
还是有点约束的好。
不然天下焉有一百六十年太子乎。
为啥这么说呢?因为赵佣已经有儿子了,长子今年正好三岁,如果他真活到死再退位,那他儿子岂不是得当一百六十年太子,一百六十三岁才能继位!
对于这条祖制,不论是百官还是赵佣本人都没法有什么意见,因为制定这条祖制的两位皇帝并不是双标,他们确实做到了。比如如今的太上皇,就是在位十三年禅让退位的,而后希鼎革也是正好整二十年,离三十年还差十年呢。
做完这些前期准备后。
接下来自然就是正式禅让。
唯一就比较纠结的是,该如何称呼禅让后的后希,叫太上皇的话显然不合适啊,因为太上皇一般默认是新帝的父亲,后希是姐姐,属于同辈,而且叫后期太上皇的话,叫赵顼什么,无上皇?
关于这点,不论百官还是赵佣都不敢擅自决断,还是去问了后希和赵顼。
最终后希决定取消太上皇尊号。
以禅位前的年号加一个帝尊称。
比如如今的太上皇,当年禅让的时候是元丰三年,所以便尊其为元丰帝。
后希禅让时是鼎革二十年。
便是鼎革帝,或鼎革女帝。
这么做原因很简单,因为祖制,因为现在皇室成员,都能活很久。哪怕只按八十岁的寿命来算,出现两三位禅让的皇帝都很正常,以一百八十岁来算。
出现五六位禅让的皇帝都没问题。
到时候太上皇、无上皇、至上皇啥的,再往上,还能怎么编尊号?不如索性算了,直接以年号代称,简单省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