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 孝宗儿子最不孝(2 / 2)

只能静待日后了。

——

海宁十二年九月十七日,这一天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临安府附近多出了一个新的临安府,有皇帝的临安府。

这也意味着世界融合进入尾声。

在此之前,金国、辽国和西夏等国的国都已经陆续出现,高层全部都被控制起来,抓到了汴京城,就等宋国首都临安府出现,到时候一起审判处理了。

同时因为海宁帝确实等急了,故而在劝降一番,发现异世界的临安府还想负隅顽抗,便直接强攻。将皇宫里的所有人,包括临安府的满朝文武百官,勋贵等等,全部都抓起来,送往汴京城。

而比较有意思的是,如今临安府的情况跟当年徽钦二帝被俘的情况有点相似,都是有一个太上皇以及一个皇帝。

赵惇和他儿子赵扩。

不过他这太上皇不是自愿退位,是大臣们拥护他儿子赵扩,被逼退位的。

史称绍熙内禅。

但这也是他自己作的,宋朝退居临安之后,高宗赵构早早地便将皇位禅让给了养子,也就是孝宗赵昚,不论彼此真实关系如何,可至少他能得到孝宗的谥号,就说明他对高宗是足够孝顺的。

高宗死后,孝宗他更是表示自己要为高宗守孝三年,将皇位禅让给儿子。

结果赵惇表现的很不孝,平时都不愿意去见已经退位为太上皇的孝宗,百官劝谏也没有用。而最让百官无法忍受的事情是,他在孝宗皇帝作为太上皇去世的时候不愿意支持丧事,这点真的是触及了百官逆龄,也实在是太不孝了。

要知道,高宗皇帝当了二十五年的太上皇,作为养子的孝宗也从未有过一丝不恭敬,更是在高宗皇帝作为太上皇驾崩之后,自己禅让,为他守孝三年。

这个孝字,是绝对称得上的。

有了孝宗作为对比,作为亲儿子的赵惇所作所为,任谁看了都看不过去。

况且孝宗退位后并未想着夺权。

最多曾经试图干预立储。

但也没成功啊!

百官是真的无法忍受他,担心他继续这样下去会惹得皇族名声扫地,这才不得不逼宫,把他儿子赵扩给推上位。

即便如此他还死赖着不走。

不愿意去太上皇的宫殿。

此时此刻,他跟他儿子赵扩被一起抓起来,送往汴京,过程还因为惊恐不安,以及不知道到底发生什么的缘故。

以为他们要面临徽宗钦宗的境遇。

痛哭的同时又不敢自杀。

一个说都是父亲不孝,才会有此灾祸,还有一个说你这个逼宫的,有什么脸提孝顺,彼此硬是打了起来,后来还是负责看守的发现,赶紧把他们拉开。

然后分别囚禁。

并且一直快到汴京了,他们才意识到,他们不是被突如其来的异族俘虏。

而是被异世界的宋国给俘虏了。

总算松了口气,看来至少他们性命无忧了,说不定还能看在同宗同族的份子上,保留一个亲王或者郡王的爵位。

与此同时,汴京皇帝内阁则正在头疼如何处理这些皇室成员,特别是如何处理异世界宋国的皇室,很难拿捏分寸啊,轻了不好,重了又显得刻薄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