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下半年A股机会将与智驾L3商用汽车产业变革深度绑定。(2 / 2)

华为 ADS 4.0 基础版(纯视觉方案)成本已降至 2000 元 / 套,可覆盖 15 万元级车型;Ultra 旗舰版(多传感器融合)则瞄准高端市场,支持 “车位到车位” 泊车代驾、ETC 自动通行等功能。预计到 2025 年底,L3 车型均价将下探至 25 万元,较 2024 年下降 40%。

落地路径:从试点到规模化的三步走策略

国庆前:政策破冰与试点启动

审批落地:工信部或在 9 月中旬发布高速 L3 商用许可,同步开放北京、上海、深圳等 9 城的试点运营。

车型上市:华为尊界 S800、问界 M9 等车型将在 9 月底开启交付,初期仅开放高速场景 L3 功能。

保险配套:人保、平安等险企已推出 “智能驾驶责任险”,保费预计为车价的 0.5%-1%,覆盖系统运行期间的事故赔偿。

2025 年底:功能拓展与区域扩散

场景延伸:城区 L3 试点将在深圳、杭州等智能网联示范区启动,支持无保护左转、行人混行等复杂场景。

产能爬坡:华为 ADS 4.0 月产能将突破 10 万套,广汽、小鹏等车企的 L3 车型月销量预计达 5 万辆。

法规完善:公安部将发布《自动驾驶事故责任认定细则》,明确 “系统故障 - 接管失败 - 第三方责任” 的三阶段追责机制。

2026 年:全国推广与生态成型

全域覆盖:L3 功能将扩展至全国高速公路及 50% 以上的城市快速路,车企责任保险渗透率超 80%。

产业链成熟:激光雷达、高算力芯片国产化率提升至 90%,硬件成本再降 30%,推动 L3 成为 20 万元以上车型的标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