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从广州飞来找他(1 / 2)

营业部的散户大厅里,几个老股民呆坐在屏幕前,眼神空洞。老张盯着账户里仅剩的3万元——2007年巅峰时,他的账户曾达到80万。

"割了吧……"他喃喃自语,手指悬在"卖出"键上,却迟迟按不下去。

同一时间,VIP室里,这段时间要他交易的账户越来越多,所以搬进VIP室。崔琰的键盘敲击声如暴雨般密集。

VIP客户室的客户目瞪口呆地看着他的操作:"崔老师,市场还在跌啊!"

崔琰没抬头,只是淡淡地说:"市场见底的时候,从来不会敲锣打鼓告诉你。"

周正阳在晨会上冷笑:"某些人以为靠运气赌对一次底部,就真成股神了?"

小李附和:"就是!赵丹阳都说了,经济还没见底,现在抄底就是找死!"

崔琰没反驳,只是调出一组数据:

产业资本净增持规模创历史新高

QFII(外资)单周净买入超50亿

融资融券余额触底回升

"市场最悲观的时候,往往是聪明钱进场的时候。"他合上笔记本,"你们可以继续等'更安全的买点',但历史证明——真正的底部,永远属于敢于逆势的人。"

崔琰掷地有声....

11月10日,指数大涨7%,上证指数重回1800点。

营业部大厅里,散户们开始躁动:

"要不要追?"

"会不会是假反弹?"

"万一又跌回去怎么办?"

老张攥着交割单,额头冒汗:"崔老师,我现在该买什么?"

崔琰看着他:"你当初为什么买中国铝业?"

老张一愣:"因为……当时所有人都说它会涨到100元。"

崔琰点点头:"那现在,所有人都说市场还会跌到1500点。"

老张突然明白了什么。

接下来市场继续反弹,上证指数几个交易重回2000点。

重仓的中铁二局如坐火箭,股价十个交易日不到大涨至8元以上。

三一重工上涨到17元;海螺水泥涨到26元;万科涨幅最小股价仅到7元。

中国平安等其他标的都有不错涨幅。

曾经嘲讽崔琰的大户,此刻正疯狂给他打电话:"崔老师推荐的股票还能买吗?"

周正阳的脸色越来越难看——他旗下的客户和管理的账户,割肉后都是空仓,完全踏空这波行情。

电视台再次邀请崔琰做特别节目。

主持人问:"崔同学,您为什么敢在1664点满仓抄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