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纤维罗盘(2 / 2)

她蹲在骸骨旁,指尖悬在盆骨上方两厘米处,我似乎能感觉到那指尖处微微散发的热气。

“骨盆形态显示死者是16岁左右的男性,身高165cm上下。”她抬头时,镜片后的眼睛亮得惊人,那光亮如同寒夜中的火把。

“而根据你说的纤维静电吸附高度,攻击者至少175cm——体校短跑队队员的平均身高。”

张洋突然扑过来,带起一阵风,那风里夹杂着他身上浓烈的薄荷味止汗剂和一丝铁锈般的腥气,刺鼻难闻。

他的运动裤带勾住了墙角的哑铃架,金属撞击声震得人耳朵生疼。

我侧身避开他抓向分样筛的手,手腕却被他指甲掐出红痕,那疼痛如火烧一般。

这力度,和骸骨上那些防御伤的受力点完全吻合。

"够了。"林疏桐的声音像冰锥扎进空气,冷得让人打哆嗦。

她举着手机,屏幕里是张洋的体检报告电子版,“2018年6月15日的血常规,白细胞数值异常偏高。”她点开发送记录,“这份报告是你让陈老师改的吧?

当时他刚接手档案室三个月。”

我们跟着新的线索,脚步匆匆地从充满橡胶味的训练场,穿过长长的走廊,来到了弥漫着陈旧纸张气息的档案室。

我这才注意到墙角的陈老师。

他缩在档案柜阴影里,老花镜滑到鼻尖,枯瘦的手指正无意识地敲着键盘。

那声音起初像雨打树叶,渐渐变成急促的鼓点——“咔嗒咔嗒”,是机械键盘的茶轴在响。

"林夏的档案......"陈老师突然哽住,喉结动了动,指尖猛地按在退格键上。

键盘发出一声尖锐的蜂鸣,像某种预警。

我和林疏桐对视一眼。

她的手套还沾着骨粉,我手腕上的红痕正在发烫。

张洋瘫坐在地上,运动裤侧袋里掉出枚铜制校徽,表面的划痕和三年前老周手里的布料纤维,在紫外灯下泛着相同的幽蓝。

档案室的老式挂钟敲响了八点,钟声浑厚而悠长。

陈老师的键盘突然又响了一声,比之前更重。

他慌忙用袖子去抹键盘缝隙,我却看见他指缝里漏出半张纸角——上面的字迹,和林母档案里"双生实验"的签名,一模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