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恩幼令(2 / 2)

“好生可笑,恩幼令?抚养全国幼童?这大耳贼之子,这点倒是颇类其父,

识字,就算是贼蜀人口少之又少,孩童又何止十万?

如此多的孩童,哪来这么多饱学之士?

天下学问,唯有世家才能传承,而天下世家尽归我大魏,此举可笑至极啊!

空耗国库,做这等邀名之举,着实不智!”

曹真随手落下一子,说道:

“王司徒只看到其邀名,可曾想到,这乃是自取灭亡之举?”

“大将军何出此言?”

曹真将襄阳时和徐晃的分析重新说了一遍,接着补充道:

“贼蜀连年用兵,民力已经枯竭,此次又因邀名,再次空耗粮食人力,

其资财主要仰仗蜀锦,明日我就下令,来自蜀地的蜀锦征三倍税!

让其外不见资财,内持续糜费,假以时日,其必自乱!”

“这天下,终归还是要归属大魏!”

王郎这才恍然大悟:

“大将军明鉴!听闻贼蜀不重用世家贤良,其这是自取灭亡!”

他说着,伸手向上指了指,压低了声音:

“不过,大将军也要做好准备啊!”

“多谢王司徒提醒……”

……

“陛下这是资财多到用不完吗?多封赏世家贤良不好吗?非要分给那些泥腿子?”

几个相熟的世家望族,借着茶会之名,聚集在一起商议这次的恩幼令。

他们当然不是为了忧国忧民,而是更多在意依附自己的那些匿户,

这些人口不纳税,不交粮,完全就是他们世家的农奴,世代为他们劳作,已经被他们视作私产。

可要他们公然违抗朝廷的政令,他们的胆子可没那么大,

没看这次的恩幼令,朝廷上下没有任何阻拦,直接颁布,

这位年轻的陛下搞钱厉害,花钱更厉害,朝廷文武百官也非常拥护,犯不上和这样的败家子硬抗。

其中一个家中至少隐匿上千户的世家开口说道:

“想开一点,陛下只不过为了庆祝皇后与昭仪同时有喜,花些钱,让大家一起高兴高兴。

这时候敢跳出来添堵,难道觉得禁军的刀枪不利吗?

沈家的人头,可还在那三人坟前摆着呢!”

另外一个今年种植大量甘蔗的世家接话道:

“就是,更何况,陛下不仅西域琉璃生意带上我们,今年的甘蔗种植,陛下收购价上浮了一成!

反正陛下自己赚的钱,爱怎么折腾怎么折腾,犯不上去触霉头。”

一边是刀子,一边是刘禅带他们发财,有沈家的教训挂在前面,这些世家很快就想通了其中关节。

破天荒的,所有的世家一致赞赏了陛下的恩幼令,并多少象征性地给恤孤署捐赠了一些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