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油墨蜡印(2 / 2)
“主公厚爱,愧不敢当!”
刘禅小小的虚荣了一下,认自己为主的,越来越多了!开心!不过还是要矜持,不能得意。
他努力抿着嘴,这才没失态。
况且经过三年的工业化积累,刘禅治下的很多工业基础,已经远远领先这个时代。
难度已经达到就像锁子甲,魏军缴获之后,也无法仿造出来。
三年时间,还有刘禅远超时代思想与眼光的加持,才取得了现在的生产规模。
这个蜡纸印刷虽然看起来简单,在现代社会,已经成为早就过时的落后技术。
但在这个时代,其中蕴含的技术含量,却一点也不低。
比如印刷使用的油墨,油与墨粉的比例,墨粉研磨的精度,蜡纸的制作,
甚至写字用的铁笔,韧性强不渗墨的纸张,都需要全产业链的支持。
如果不是在制作水泥时候解锁了球磨机,制作轴承时候解锁了标准的钢珠,
那么超精细化的研磨就很难实现。
制作油墨的墨粉必须极细,而且要和油脂充分融合,太粘稠不容易转印,太稀了又会润染。
光是墨粉与油的比例,工坊这边就尝试了三百多种组合。
这可是烧钱都不容易的试验,硬生生被这些匠人攻克了下来。
刘禅也是什么不差钱,重奖了匠人。
如果没有水力的加持,超细纤维的竹纸更是无从谈起。
而给桑皮纸均匀涂布蜂蜡,精细研磨的笔尖,乃至齿轮传动的滚轴油印机,
无一不是三年来夯实工业基础的结晶。
讲解一下工作黄月英可以代劳,但具体演示刘禅就不会让师娘累着了。
毕竟黄月英怀有身孕,不太方便久站久坐,
他找来一名专门书写蜡纸的年轻匠人过来,为荀俣与荀诜进行蜡纸印刷的演示。
当请示刘禅写什么字的时候,他随口说道:
“就写汉儿永不为奴吧!”
匠人用铁笔,认认真真地在涂布薄薄一层蜂蜡的桑皮纸上书写,
写完之后,检查了一下有没有疏漏,这才固定到旁边一个精密的机器上。
随着匠人摇动把手,传动齿轮带动滚墨的辊子,将薄薄一层油墨均匀涂布在蜡纸上的凹陷处,
随着继续转动,一张略带黄褐色的竹纸被送入下面的辊子里,随着转动,纸张上出现了清晰的字迹,
汉儿永不为奴!
匠人持续转动,连续印出五张,这才停了下来。
荀俣看着纸上清晰的字迹,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这个时代的书籍,基本都保存在世家手中,很多还是写在竹简上的。
就算是世家子弟,想要找人抄写一份书籍,也需要花费不少钱财时间。
如今亲眼看到如此精妙的转印方法,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