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亏本买卖(2)(2 / 2)
“准!”
建兴六年第一天,一则政令直接传递到了大汉统治的各个地方,
大汉朝廷开始回收替换市面上的旧钱!
全新标准足量五铢(大约0.2汉两)铜钱,更换标准旧钱,残损钱币折价兑换,私铸劣钱不予兑换。
半两重的纯银五铢钱更换当百大钱,只要是朝廷官方推出的当百大钱,直接按面值兑换,不论重量!
同时推出大汉官方认证的纯金一两钱,用于大额交易。
所有三种全新钱币都设有官方防伪,简单易辨,伪造及使用伪钱者,斩!
从南中诸多山寨,到河套以及漠南的众多部落,甚至西凉,东吴,也都收到了这个消息。
这期间,通行各地,高效的商路承担起了驿站的作用。
……
蜀地,杨家
“这就是朝廷新颁布的三种钱币?”
杨家被诸葛丞相敲打过之后,安分了许多,杨仪虽然没有从丞相府离职,但基本已经边缘化,
所有实权都与他无关,只能做一个领俸禄的闲职。
他看着府内管家送来的三种新钱,拿在手里仔细端详。
三种钱币看起来都很精致,大小都和五铢钱差不多。
杨仪找来钱称,仔细称重了一下,铜钱是标准的五铢,也就是五枚加起来一汉两,重量只多不少。
而银钱则是半两重,按照面值百钱算,使用的白银价值,基本在100到150钱之间浮动。
而金钱的重量是足两,按照一两黄金兑换万钱的兑换比例,也是毫无水分的。
朝廷这次竟然这么实在?杨仪捏着下巴,有些疑惑。
要知道,当年刘备入川,为了筹钱,铸造的当百大钱,最好的时候也不过使用青铜半两,
重量不过五铢钱的三到四倍,币值却是五铢钱的百倍,短时间府库充盈,却只能在蜀地流通。
如今朝廷竟然舍得用白银铸钱,来回收世面上最烂的当百大钱,难道不怕亏本吗?
杨仪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如何从中牟利。
既然陛下这么大方,他不好好操作一把,就对不起他的眼光了。
杨仪首先想到的是制作假钱,不过很快就被他自己否了。
如此精美的钱币,就算没有朝廷所说的防伪,找工匠,开模具,
使用足量的铜料做出这种钱币,怎么说也是亏本的。
看这铜币的成色,金灿灿的,比青铜刚出炉时候都亮,朝廷如今还真是财大气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