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猇亭大祭(3)(2 / 2)
这些政策,比如恤孤令,初看起来是极傻的,那些自诩国家栋梁的世家官员是万般抵制的。
如果不是刘禅用自己商路赚来的钱推动,想要落地不知要什么时候。
这些口口声声为了朝廷的人,是真的不知道应该补偿这些夷陵之战的遗孤吗?
不,他们只是更多地将自身家族的利益,放在了国家之上,他们不会在意短视会有什么坏处。
或者,他们还会抱着就算朝廷没了,他们仍然可以投降,不影响家族富贵这样的念头。
所以,刘禅是绝对不会把商路交到这些人手中的。
忙忙碌碌中,七月到了。
而各方军政大员,也集结在了猇亭这里。
万事俱备,猇亭大祭终于开始举行了。
七月初一 开地门
宜祭祖,忌言语不敬,忌迁居
在猇亭的大战遗址之上,矗立着一座祭坛,在祭坛之上,立着一座石碑。
石碑上刻着夷陵之战烈士英魂不朽十个大字。
这是刘禅继位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国祭,
成都的文武百官,驻守草原辽东的牵招田豫,驻守合浦的张绍,南中的李严孟获,都悉数到场。
邓满禾抱着陈到的牌位,站在赵云身边。
刘禅穿着天子冕服,诸葛亮率文武百官,驻守当地的将士,共同参与祭奠。
黄月英带着诸葛瞻,张皇后与阿依珞珈带着刘永刘祚站在祭坛下面,在场的每个人额头之上都系着一道白布条。
整个祭坛分三层,主要采用混凝土加石砌,通体风格庄严而不奢华。
最下层种植着松柏,寓意松柏长青,在松柏前面,堆砌着缴获的东吴兵甲,
中层放着打捞出来的残破东吴战舰残骸与旗帜,残缺的步字大旗与吴字大旗赫然在列。
上层的纪念碑周围,除了三牲祭品,
还在正位摆放着从宗庙中取来的,先帝穿过的金甲与众阵亡将领的牌位。
刘禅神情庄重地登上最高层,带领所有人行礼,奏国殇,
之后这才给祭坛之上的香炉上了三炷香,亲自宣读祭文:
“大汉建兴十七年孟秋,嗣皇帝禅,谨以仇虏之血,告慰猇亭忠魂:
呜呼!十八年矣!此江涛犹带涕泪,此焦土尚埋烈士骸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