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泰山封禅(3)(1 / 2)

“司马昭在西域胡作非为,陛下还没空理睬他,这算是他的运气。

现在天下一统,陛下封禅在即,他竟然敢主动进犯玉门关,疯了不成?”

姜维有些不理解司马昭此举究竟意义何在。

一旁的马岱回答道:

“这其实也说明关闭玉门关,对于他的消息封锁效果还是很明显的。

要不然,他也不会现在进犯玉门关。”

马岱感慨道:

“咱们习惯了陛下兵站的高效传递,

忘了对于司马昭来说,即便有细作,也需要几十天才能将消息传递过去。

截断了玉门关,别说陛下封禅泰山的消息他不清楚,就连东吴被灭的事,恐怕他也不知道吧?”

姜维想想,也是这个道理。

要是司马昭真是为了干扰封禅而发动攻击,应该选在年后才对。

他拱手道:

“不知将军准备如何应对?”

马岱捋着胡须道:

“坚守玉门关即可,保证地方稳定,封禅大典顺利进行才是大事。

伯约安心去考察民生,处理公务。

封禅大典筹备期间,安靖地方更为重要。

如果闲暇了,可以来玉门关活动活动手脚。

咱们让在西域欺负那些小国上瘾的司马昭,见识见识什么才是坚城雄关!

见识见识大汉军威,岂是他们可以撼动的?”

“遵命!”

……

“主公,咱们现在才出兵攻打敦煌,是不是太慢了?

北地的消息没有传来,也不知大公子那边战事进行的如何了。”

司马昭在用了傅嘏祸水东引之计后,趁着西域诸国互相猜忌之时,接连攻下多个小国。

这两三年时间,他的兵力已经膨胀到了三万多,成了西域这里数一数二的大势力。

然而,以西域低效的生产力,以及贫瘠的国力,感觉就像鸡肋一般。

他打下来容易,想要靠这些小国供养他的大军,就力不从心了。

这也是他没有马上响应傅嘏建议的共同伐汉,而是现在才出兵的原因。

并不是他良心发现,不愿意与鲜卑人拓拔部同流合污,而只是他发现养不起这些士兵了。

西域贸易,主要依靠中原的丝绸之路。

现在商路断绝,中原受到多少影响,他不知道,但西域诸国早就穷得受不了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