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为官治国,必得有才(2 / 2)

“长文,你不在邺城,怎会在此?”

荀彧面露惊讶,上前迎接。

陈群拱手笑道:“文若兄,我是受人所托,特意前来找你商议要事。”

“受人所托?曹公?”荀彧追问。

“不是。”陈群摇头,压低声音,“是子桓公子让我来与你商议大事。”

荀彧脸色微变。

“子桓公子背着曹公与你商议要事,这实在不合规矩。”

荀彧随即恢复镇定,半开玩笑地说。

陈群示意周围无人。

荀彧明白,命所有人退出,只剩他们两人。

“适才见你神色愤懑,我想应是曹家那位大公子率兵逼迫天子封曹公为魏王,让你心生不满吧。”陈群微笑道。

荀彧冷哼:“看来长文早预料到今日,为何你也签了联名奏表?”

话中有讽刺之意。

陈群毫不在意:“曹公平定袁绍,天下大势已定,我岂能逆流而行,坐以待毙?”

“大势已定!”

荀彧握紧拳头:“长文你也认定,汉室气数已尽,曹氏必将取代?”

陈群未作回应。

“这些并不重要,关键在于,文若兄是否还记得,大汉是如何陷入今日这般境地的?”

陈群忽然反问。

荀彧微微一愣,随即沉默了片刻。

随后,他愤然说道:“自然是因为桓、灵二帝昏庸无道,宠信宦官,打压士人,接连引发党锢之祸,种下祸根,最终导致黄巾之乱与董卓之乱,国力一蹶不振,沦落至此。”

“诚如你所说。”

“所以我一直记得,当年你曾告诉我,唯有天子与世家联手治理天下,才能实现君臣一体,防止宦官专权,使国家长治久安。”

“若真能达到这个目的,这皇位由曹氏还是刘氏来坐,文若兄觉得真的那么重要吗?”

陈群层层铺垫,只为引导出荀彧的核心想法。

荀彧哑然失笑。

良久,他苦笑道:“长文兄果然点醒了我,若曹公能够与世家名士共治天下,倒也算不负我的初心。”

“曹公虽然手段强硬,但毕竟懂得分寸,对世家的力量仍有所顾忌。”

“依我看,若他真有改朝换代的野心,必然会对世家作出妥协,换取支持。”

然而,陈群话锋骤转,目光变得深沉。

“不过如今,曹公多了个儿子,名叫曹晚,是他的长子,深受曹公宠爱。此人视我们这些世家如同草芥,每攻下一州,都要屠杀大量名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