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宴席在不和谐的氛围中结束(2 / 2)

刘渊对曹晚本有积怨,此时长子及群臣激励,即刻决定挥师南下。

然而,河北使者李丰田站出道:“主君,曹晚虽取中原,主公亦新得幽州,似应先治政务。”

李丰田发声后,河北众人多附和。

刘韬见状,眉间深锁。

此刻,支持他的众人多为刘氏旧部,他们追随刘渊辗转南北,内心仍渴望返回故土。

而以李丰田为首的河北势力,则全力拥戴刘渊的弟弟刘杉。早年间,刘杉便来到河北,助刘渊开疆拓土,与当地族人建立了深厚情谊。因此,李丰田等人主张先稳固幽州局势,再伺机南进。

如今,刘氏家族立足河北,全赖刘杉之力,这让刘韬心生不满。

于是,刘韬借机南下,既为复仇,亦为摆脱北方势力的束缚。

“李先生言之有理,但若曹晚在中原扎根,岂非更大隐患?”刘韬再次反对。

李丰田捻须说道:“大公子过虑了,为何只能容曹贼据守中原,却不许主公安定幽州?”

稍作停顿后,他又道:“待主公根基稳固、实力增强,何惧曹晚之辈?”

李丰田言辞恳切,刘韬一时哑口无言。

双方各执己见,争论不休。

刘渊见状,眉头紧锁,陷入沉思。

“陈泰,依你看呢?”刘渊思索片刻后问道。

毕竟,陈泰自钟会处投奔而来,对曹晚的了解最为详尽。

陈泰镇定回应:“大公子与李先生皆有所见,不如先用数月安抚幽州,再挥军南下。”

刘渊将难题抛给陈泰,陈泰自然不愿得罪任何一方,便试图调和。

刘渊听罢,意识到短期内双方难以达成共识,遂暂且搁置此事,约定日后另议。

宴席在不和谐的氛围中结束。

刘韬愤然离场,暗自发誓:“即便父帅不出兵,我也要亲自除掉曹晚。”

与此同时,曹晚阵营则明确目标:先治政,后御敌。

春日晴朗,曹晚与祝融并骑于许都郊外,查看农田。放眼远眺,连片麦浪随风起伏,似金色海洋延展至天边。

曹晚深知,要重振经济,必先兴农事。于是,他与祝融于秋收时分亲赴许都周边踏勘,了解收成状况。许都地势平坦,水系纵横,土壤肥沃,钟会曾以此为据点储备粮草。但因战乱,许多农户丧生,致使良田荒废。何晓履职后,即着手恢复耕作,重建粮仓。